《中軸》以北京中軸線為描寫對象,對歷史上的幾個重要景觀、建筑群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和底蘊為主題進行創作,用民樂的方式進行解讀和展示。15日,記者從北京演藝集團獲悉,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重點項目、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將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演。
《中軸》是一部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全曲由八個獨立樂章構成,含民族管弦樂合奏、民族器樂協奏、聲樂曲等不同形式。作品結構宏大,集莊重、大氣、諧謔、活潑等不同風格,融歷史凝重與市井文化于一體。作品在陳述方式上以小見大,通過生活敘事和情感表述展現對北京中軸線這一歷史風貌和文化寓意的理解。
為協助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的主創團隊激發創作靈感,更好地描繪古都文化,5月13日、5月15日,北京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玨、總經理助理董寧和葉小綱及主創團隊共20余人,圍繞北京中軸線,從南至北的進行了深度采風。此次采風邀請了北京史研究會會長李建平為講解顧問。
主創團隊們一一踏訪了中軸線上的重要景觀和建筑群,途經鐘鼓樓、萬寧橋、故宮、正陽門、前門大街、景山公園,親身感受歷史韻味,撫摸城市脈搏,更好的梳理創作思路。
葉小綱撫表示,《中軸》這部作品是以中軸線上這些重要的歷史景觀和北京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主題進行音樂創作。中軸線在北京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今天回顧了中軸線古建的建造歷史,也感受到了前人付出的勞動和艱辛,對于此次作品創作有著很大的幫助。選用大型民族管弦樂來表現《中軸》,是中國音樂家的責任,他們身上就肩負著向世界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希望能用本民族的樂器,向世界展示國樂之聲。
據董寧介紹,目前《中軸》這部作品的基礎創作已經成型,經過采風活動,主創們會再進行后續的調整和提升。屆時希望可以給觀眾們展示出代表北京文化中心水準的作品,助力北京申遺,得到全世界對北京中軸線文化的認可。
北京城市中軸線是北京古城的靈魂和脊梁,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哲學思想,也見證了時代變遷,體現了大國首都的文化自信。民族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可以更好的展示北京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陳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