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6年,京杭大運河開始鑿刻,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在浙江嘉興上修建了一條重要的通道,這也奠定了江南運河未來的發展趨勢。
位于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區,兩岸仍有許多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當歷史遺跡、歷史街區風光和運河沿線的工業遺存遭遇新一輪的城市化時,傳統與現代需要一個有機結合的機會。
6月22日是大運河申遺成功五周年紀念日,拱墅古老的運河文化中孕育的勃勃生機,正不斷擦亮大運河這張“世界文化名片”。
在細雨中,走在拱宸橋,行人駐足觀看進出大運河的船只。看了很久,他們都意猶未盡。
涼風喝冷飲,路過的婦女享受夏日的樂趣。
杭州市的拱宸橋有300多年的歷史。
杭州市大運河畔的歷史街區出現新的紅色標語。
在大運河岸邊的橋西歷史街區,一個女孩和她的老師一起學習書法。這個街區建在運河的西邊。時尚與簡約并存。它保留了大量的舊住宅建筑,吸引了許多游客。
在歷史街區,橋西,兩位老人在棋盤上打斗。
一名男子拎著一袋蔬菜在橋西和歷史街區的大運河河岸邊散步。當地仍有一些土著居民居住,游客和居民互不厭倦。
兩座建于1713年的石塔建在杭州香積寺的大運河兩岸,它們受到柵欄的保護。
原熱電廠的煙囪在新城的崛起中得以保存。這個地區就要掉頭了。煙囪廣場、運河文化藝術中心等將設在這里。
關鍵詞: 大運河遺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