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館召開。據悉,浙江京昆藝術中心創作的《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擬于9月5日在杭州劇院正式公演。該劇用昆劇的形式來再現良渚先民開拓城址的故事,是以江南戲曲講述江南故事的新嘗試。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據悉,劇名《宛在水中央》出自《詩經》名篇《蒹葭》。良渚古城以蘆葦“草裹泥包”堆筑成了世界最早的水壩,也是中國水利的開端。“蒹葭”不僅是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也訴說著保衛良渚古國的生存智慧。
一個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另一個是六百年歷史的“百戲之師”。浙江京昆藝術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王明強表示,將良渚文化搬上昆劇的舞臺,正是一次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實踐。用昆曲來演繹良渚,是用一個創意無限、難度無限的實踐,創造出一個新的作品,從而開辟出特殊的新路。
此外,《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已成功入選2020年“浙江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題材扶持項目”。該劇目由著名導演楊小青,文本撰寫周國清,燈光設計周正平及青年中堅力量技術指導趙磊、舞美設計胡佐等成員組成強強聯合的主創團隊,以期呈現最好的演出。
據悉,《意象良渚·宛在水中央》擬于9月5日在杭州劇院正式公演。 (江楊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