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快速發展的當下,字畫裝裱修復工作常常被比喻成“老牛拉破車”,但文化傳承的精神始終都在??傄腥耸刈∵@些“老牛”和“破車”,我寧愿就是這個人。”民間古字畫裝裱修復師高丘波說。
近日,記者來到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一家書畫工作室內,高丘波正在進行字畫修復工作。只見他將字畫芯面朝下放在工作臺上,用漿水排刷均勻后覆上宣紙,然后用棕刷排實。裝裱修復后的“古”字畫,在他的慢工巧活下,煥發“新”生機。
今年58歲的高丘波是一位民間古字畫裝裱修復師,他自幼喜歡書法繪畫,上世紀90年代,高丘波“進京”拜師學藝,至今從業已有三十余年。據高丘波介紹,自己裝裱修復過的作品已過萬件,其中不乏唐寅、張大千、齊白石、老舍等名家字畫。
“在裱畫的過程中,可以認識和學習到很多歷史知識,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裝裱字畫之前,首先要對內容有自己的認識,你要想把它裱的圓滿,一定要了解它含義是什么。”高丘波表示,在裝裱修復字畫的過程中,也讓自己學習和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有時書畫殘破零碎得好似‘火柴頭’,修復時稍不注意就會破壞整幅畫的完整性。”據高丘波介紹,古字畫修復是一項繁瑣且極需耐心的工作。在洗、揭、補、全等步驟中,最難的是結筆全色,不但需要繪畫功底,還要懂修復技藝。補全時,需先審視畫心氣韻及用筆特點,然后輕勾輪廓,調兌顏色,力求使補全的一筆一點均與原畫渾然一體。
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作為一種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用于古代書畫真品修復還原。許多有年代的書畫作品由于保存不當,出現空殼脫落,或由于保管不善受潮發霉,導致糟朽斷裂。通過修復損壞部分,可延長字畫的壽命。“把字畫保存好,保護好,從我的手中讓它‘延年益壽’是我不變的目標。”高丘波說。
如今,高丘波在潛心從事字畫裝裱修復工作的同時,還免費教授當地的年輕人學習這項技藝。“90”后學生李迎春學習裝裱修復技藝兩年有余,她表示,起初是因為好奇,現在已經漸漸喜歡上這項工作。“未來也會繼續認真地學習,希望今后可以把文化好好地傳承下去。”
在書畫中感受歷史,在裝裱修復中傳承文化,文化的價值意義永遠不會變。高丘波表示,未來,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這個行業,讓中華文明瑰寶可以更好地代代相傳。作者儲瑋瑋 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