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多家衛視、多個視頻平臺涌現了一批以冰雪運動為主題的綜藝節目,讓體育在這個冬天變得火熱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播、待播的冰雪主題綜藝節目有10余檔,呈井噴之勢。這些節目專業性與趣味性并舉,以大眾易于接受的表達方式普及冰雪運動,在探索“文娛+體育”融合破圈之路的同時,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彰顯中國作為2022年冬奧會東道主的昂揚精神風貌。
普及冰雪運動知識,引流更多觀眾關注體育
曾幾何時,冰雪運動在中國難進山海關。如今,冰雪運動在大江南北呈全面開花之勢,參與人群從小眾走向全民,參與空間從地區走向全國,參與時間從冬季變為全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已然變成神州大地上的生動現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自從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以來,全國居民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冰雪運動的參與人數為3.46億人,其中18-30歲青年群體是參與冰雪運動“主力軍”,占總參與人數的37.27%。
記者發現,近期推出的冰雪主題綜藝雖看點不一,但都很好地將娛樂性和知識性結合了起來,為冬奧會預熱,也讓更多觀眾感受到冰雪運動的藝術魅力。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賽道上只有一個人用最大速度去競爭;而短道速滑里一組運動員只有前2名才能進入下一輪比賽,所以比賽當中的超越和身體接觸非常多”;“速度滑冰運動員穿的冰鞋,是能和冰刀脫離的,而短道速滑運動員穿的冰鞋,冰刀會向左偏離,并且還略有彎度,有利于控制轉彎”……《飄雪的日子來看你》把重心放在冰雪競技知識的普及,隨著嘉賓之間的互動交流,觀眾掌握了許多以前聞所未聞的冰雪知識。隨后,嘉賓們還跟隨幾位“冰球少年”來到北京市延慶區,和當地的太平莊中心小學冰球隊進行了一場“較量”,而觀眾看到嘉賓們學到的第一課是“滑跪”也是樂不可支,一邊笑著一邊了解了冰球運動的規則。
這些冰雪主題綜藝幾乎涵蓋了冬奧會所有項目。如《冬夢之約》第二季通過與音樂元素結合,由冬奧冠軍王濛擔任主要嘉賓,邀請蔡徐坤、潘曉婷、張繼科等眾多嘉賓參與到冰壺、花樣滑雪、短道速滑、越野滑雪等項目的比拼中,讓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對冬奧的賽制規則和歷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冰雪正當燃》則采取了“冰雪俱樂部”模式,通過李晨、吳奇隆等嘉賓參與平行大回轉、冬季兩項、單板平花、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多項冬奧和冰雪運動項目,對觀眾進行全面科普。而東方衛視推出的《冠軍對冠軍》也很有創意,讓短道速滑世錦賽全能冠軍韓天宇與田徑男子2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謝震業,進行一場短道速滑和短跑之間的跨項目對抗;讓2020年全國冰球錦標賽冠軍隊成員黃滟和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曲棍球金牌主力崔秋霞互換賽道,分別在冰面和草地上同臺競技。運動冠軍們在摸索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的過程中,觀眾也了解了不同項目的難點和要點。
錨定年輕人喜愛的形式,借社交媒體破圈
競技體育的競爭總是殘酷的,但在推動全民體育的中國,滑雪充滿著無限趣味。《雪地里撒野的朋友們》里,程瀟滑雪剛起步就站不穩一下跪在地上,彈幕里飄過一片“給您拜年了”的調侃;《超有趣滑雪大會》上,之前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摔跤的虞書欣在雪地里一次次坐屁股蹲兒,觀眾在彈幕里狂歡:“讓我笑出豬叫了。”
得益于大數據技術對節目受眾的畫像,不少冰雪主題綜藝在節目設置、嘉賓選擇上錨定了那些受年輕人喜愛的形式,并通過社交媒體突破不同圈層傳播,形成更廣泛的觀眾共鳴。
在《超有趣滑雪大會》里,覆蓋了多個年齡段的嘉賓們一起坐上了滑雪香蕉船、滑雪椅、游泳圈等載具,尖叫著從高處沖了下來;還有雙人滑板這種考驗配合度的項目,讓單人滑板就已經顫顫巍巍的嘉賓們心慌意亂,但也把歡樂帶給了屏幕前的觀眾。在另一檔《雪地里撒野的朋友們》里,除了各種冰雪項目之外,嘉賓們還體驗了一把在長白山的冰天雪地里吃泡面、拍凍黃瓜、品嘗“油炸冰溜子”的“人文美食之旅”。除此之外,由多位年輕藝人參與制作的《熱雪浪》也即將播出,他們一路從張家口出發去萬寧,以“競技元素結合人文旅行”的形式向觀眾傳遞自己的價值主張。節目制片方頗有雄心,稱將“積極推動南方城市人群參與和體驗冰雪運動項目,了解冰雪運動魅力”。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在可以預計的將來,將有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而各類冰雪主題綜藝,正以文娛的形式積極助推冰雪運動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