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 楊云 攝
【資料圖】
層巒疊嶂山林翠,碧水清波白鷺飛。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力度的加大,岑鞏縣龍江河、小寨河、下溪水庫等水域逐漸成為白鷺、草鷺、牛背鷺等珍稀鳥類的理想覓食地、棲息地,一幅天藍水清山美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岑鞏縣水尾鎮駕鰲村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農民搶抓農時對雜交水稻進行人工授粉。 楊云 攝
為筑牢生態保護屏障,岑鞏縣深入推進“五場戰役”,持續抓好“雙十工程”。持續開展重點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和“散亂污”整治,確保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年優良率達95%以上。嚴格控制水污染,推進治水常態化。縣境內44條河流全面落實“河長制”,落實縣級河長18名、鄉鎮級河長56名、村級河長81名。
岑鞏縣大有鎮下溪水庫。 楊云 攝
如今,岑鞏縣生態環境質量整體穩中向好,其中,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全縣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始終保持在100%,思旸鎮和下溪水庫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兩河口、水尾鎮于河等出境斷面水質優于Ⅲ類,均滿足水功能區劃要求。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未發現重金屬土壤污染,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搞好禁伐天然林、封山育林和常規綠化的基礎上,加快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54.3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2.28%。
游客在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景區荷塘游玩。 楊云 攝
岑鞏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多措并舉推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著力實現山川秀麗、農民富裕、城鄉美麗和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光莉
編輯 夏華
二審 李麗
三審 熊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