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轉站”成為“終點站”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鳳來)11月13日,盡管天氣寒冷,但在衡水市高新區的翠微小區門前,該市水務集團的職工們正在緊張地連接供水管道。“再過幾天就能喝上放心水啦,多虧了信訪調處,讓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一朝解決。”小區居民胡卷強高興地說。
胡卷強說,他們小區離市中心較遠,以前都是用小區自備井的水,水質不太好,他們多次要求接自來水公司管道,無奈沿路要經過村莊和企業,協調起來非常麻煩。今年9月,他和小區居民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衡水市群眾接待中心反映了情況。因問題涉及多個層面,接訪人員一時無法回復,中心立即啟動了信訪調處機制,由高新區農辦協調村莊和企業,水務集團負責管道連接,通過精心組織,一條投資20多萬元的通水管道迅速進入施工階段,小區居民翹首期盼的吃水難題終于得到解決。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和諧穩定擺在重要位置,作為基層信訪一線的干部,就是要讓群眾合理合法訴求第一時間得到回應。”衡水市信訪局局長馬繼全說,結合工作實際,他們提出打造“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的信訪工作新格局,實現信訪工作“中轉站”到群眾工作“終點站”的轉變。
“這個轉變需要機制創新。”馬繼全帶記者來到群眾服務中心,只見4個調處室、1個市領導接訪廳、22個接待窗口一字排開。“根據全市信訪量情況,安排工信、民政、人社、國土、住建、城管等22個任務較重的部門入駐中心,直面群眾,現場接待協調解決問題,實現了群眾信訪事項直接辦。”馬繼全說。
“我們還探索實踐了三級調處工作模式。”信訪科科長李志學介紹,為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化解信訪問題,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三級調處。一級調處即接訪室調處,由相關接訪室或本部門領導直接調處,落實首辦責任制,一辦到底。二級調處即聯合調處,對涉及2個及2個以上行政機關或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由本級群眾工作中心領導牽頭進行調處。三級調處即重點調處,由市級黨政領導親自調處。23名市級黨政領導全部落實接訪責任制,對影響面廣、涉及人數多、時間跨度長、來訪群眾情緒激烈的重大來訪事項,由市級領導確定采取接訪、約訪、下訪,或包案督訪等方式進行調處,接訪信訪事項得到及時就地化解。
“落實好十九大精神,推進社會和諧穩定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擔當。”馬繼全說,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定期分析全市各類信訪信息,對基層單位上報的苗頭隱患排查情況,每天一匯總,每天一梳理,對群眾反映的重大突出信訪問題,發出紅色預警專報,做到了矛盾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介入、早處置。該市還充分利用“互聯網+信訪”技術,在全市高標準鋪設光纖接入的公務外網,把市、縣、鄉三級信訪部門和重點市直、縣直單位全部納入網絡并設立信訪工作節點。
該市還開通了群眾工作中心網站,初步形成“信訪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的工作新模式,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近兩個月來,該市共接待群眾來訪3000多人次,網上網下解決各類問題200多個,全市保持信訪總量持續下降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