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開啟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新征程
——訪秦皇島市委書記孟祥偉
記者: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秦皇島怎樣確保學得深入、走在前列,讓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孟祥偉: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切實做到學懂弄通做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學習上突出“深”。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我們迅速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交流會等,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一是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全面理解、準確掌握;二是反復學、銘于心,反復思考、不斷體悟,做到真正弄懂、銘刻于心;三是拓展學、求弄通,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結合起來,既掌握脈絡、領悟精神,更學習立場觀點方法。
宣講上突出“活”。市級領導帶頭宣講,并組織市委宣講團、宣講志愿者開展面向基層群眾的宣講。空間上全覆蓋,做到了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家庭,讓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方式上多渠道,組織了文藝小分隊、草根宣講團、研究生宣講團等,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普及宣講。內容上結合緊,根據宣講對象的不同在內容上有所側重,把宣講內容與群眾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力求聽得懂、能領會、記得牢。
貫徹上突出“實”。一是在貫徹中找準定位。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舉措,要求各縣區、各部門對工作思路、目標進行校正完善,推動生態環境、開放水平、精神文明、城鄉統籌等走在京津冀城市群前列。二是在貫徹中加快發展。新時代要有新作為,要求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奮發作為求突破,以釘釘子精神把工作往“深實嚴細久”里做,以實實在在的新成就,鑄就秦皇島發展史上更多的豐碑。三是在貫徹中改善民生。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衡量各項工作的最高標準,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當前,重點是做好冬季取暖、十件惠民實事收尾、脫貧攻堅等工作。
目前,全省重點工作大督查已經啟動。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將大督查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任務的重大舉措,以大督查促進干部作風大轉變、工作水平大提升、發展環境大改善,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秦皇島落地生根,推動省委決策部署在秦皇島落地見效。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秦皇島正在著力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什么樣的計劃?
孟祥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其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更是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的高度,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首次將“美麗”列入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對秦皇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失去生態這個優勢,秦皇島的發展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離開生態優勢談發展,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破壞生態優勢談發展,更是焚琴煮鶴,剜肉補瘡。因此,秦皇島將生態立市作為基礎戰略、首位戰略,實施兩年來成效顯著。我們在省內率先實施“河長制”,四大班子領導分包17條河流,主要河流水質實現根本性好轉;我們大力抓大氣污染防治,治理超標企業59家,關停違法企業258家;我們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去年以來共完成植樹造林83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51%。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用力,加快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生態標兵城市。一是持續深化“河長制”。按照“一河一策”方式,確保不讓一滴污水入河入海,著力打造水清、流暢、岸綠的河流水系,使每條河流都成為生命之河、美麗之河、富民之河、文明之河。二是全面實施“灣長制”。162.7公里的海岸線,是秦皇島的無價之寶。我市“灣長制”試點工作方案已獲國家海洋局正式批復。我們將按照生態優先、嚴守紅線,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嚴格考核、激勵問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讓每一米海岸線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全面提升海岸沙灘的保護和利用水平。三是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對整改后的企業進行全面回頭看,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第三方評估,重拳整治“散亂污”企業,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四是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在農藥、化肥實現“零增長”的基礎上,大幅削減用量,以北戴河區、北戴河新區為重點區域,全市域推廣綠色種植養殖,對所有養殖企業的排放實施責任化監管。五是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今后三年每年植樹造林不少于50萬畝,在2020年實現森林覆蓋率超過60%。六是繼續嚴厲打擊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秦皇島作為國家級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在示范區建設上有什么計劃?
孟祥偉: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內容,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
示范區去年9月底獲批后,秦皇島將示范區作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支撐平臺,作為被確定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后的又一重大機遇,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現實路徑,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直接抓手,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支持下,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堅持重大項目拉動,堅持深化改革驅動,使示范區建設取得實質進展。完成了生態、水系、交通等10個專項規劃,確保了開發建設高點起步。推動國際康養旅游中心等重大項目;德國潘納茜診療中心已經入駐,成為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資醫療機構。今年以來示范區完成投資超過6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借鑒海南博鰲樂城、北京中關村等地先進經驗,爭取在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審批準入和健康產業對外開放、監管體制改革等方面實現突破。著力推進干細胞治療、細胞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高新技術由臨床研究向應用轉化,努力建設國家精準醫療試驗基地。發揮北大未名、華大基因等龍頭項目引領作用,打造國際醫療健康旅游新熱點。
記者:今年秦皇島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創建過程中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未來怎樣鞏固深化創建成果?
孟祥偉:秦皇島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振奮了干部群眾的精神。回望創建過程,有幾點經驗值得總結和發揚。一是在理念上,將創建作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抓手,以創建統攬各項重點工作,在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上發力,在根治群眾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上發力。二是在機制上,實行網格化的責任制,按照一人一片、一天一事、一鼓作氣、一以貫之的要求,做到問題發現無遺漏、治理無死角、監管全領域、時間全覆蓋。三是在力量上,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自覺性,充分發揮幾十萬志愿者的主力軍作用。四是在作風上,弘揚敢于擔當、迎難而上、奮力拼搏、事爭一流的精神,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
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們將把創建做法日常化、正常化,繼續開展“雙違”集中整治,明年建成無“雙違”城市;繼續開展全民洗城,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使城市管理達到全國一流水平,讓群眾感受到身邊變化;進一步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接力沈汝波、為民做好事”活動,讓文明之光照亮心靈、溫暖城市,向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