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準,香河縣成為河北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點縣。
近年來,香河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于率先實現全面對接京津、加快經濟隆起的重要開放窗口定位,充分利用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和多河富水的生態資源,完善空間布局,提升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規劃是城市建設的總綱,是城市管理的依據,也是城市競爭的發端。為此,該縣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考家,按照“一體兩翼”的城市發展架構,把全縣300個村街進行全域城鄉統籌規劃,規劃布局為一個中心城區、兩條城市發展帶和20個新型農村社區,并利用道路交通、配套設施、綠化景觀、標志性建筑將各個板塊有機串聯起來,形成立體、豐富、多元的板塊格局,將城市和農村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該縣充分依托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京津周邊現代服務業高地。在總投資232億元的上海綠地食品城、亞太材料城等“六城同建”基礎上,又有投資100億元的陽光紅巖領袖文化產業園、投資70億元的北京首創養老基地等一批新型三產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標志著香河縣以家具城為代表、以商貿物流為業態的三產體系正迅速向文化創意、社區養老和高端消費等領域加快邁進。同時,該縣還大力引進和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形成了慶功臺千畝蓮花塘、渠口鎮百畝芍藥園和縣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的10個工藝葫蘆種植大棚等特色農業項目。
圍繞“京津后花園”、“首都衛星城”的城市發展定位,該縣大打京津牌、對接京津路,努力打造與京津同城一體的設施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城效應,借勢發展。該縣投資22億元實施了12項城鄉重點路網建設工程,全縣“五橫四縱”的路網框架日漸清晰。伴隨著京唐城際高鐵香河主站落實技術對接,京沈高速香河第二出口工程已開工建設,938公交線路京沈高速班車正式通車運行,涿密高速京冀界接線協議成功簽訂,立體式、無縫隙、高密度的大交通網絡格局即將形成。
為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打破城鄉分割界限,該縣以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推進城市化、支持園區和項目建設為目標,大規模實施了村莊整理工程。從一點突破到組團推進再到全面鋪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深圳萬科、上海綠地、廣東富力、北京萬通等國內知名開發商竟相參與。同時,該縣還出臺了《香河縣新農村社區建設標準》,對新型農村社區配套設施以及社區服務場所的規劃與建設作出了硬性規定,確保了群眾遷居后的公共生活空間和基本服務需求。同時,推進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用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進一步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