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7000多萬小微企業接連迎來多重利好
25日,中國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改委、財政部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連釋23條紅利支持中國的小微企業。
此前一天,央行剛剛宣布定向降準,釋放約2000億元人民幣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據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數據,截至2017年7月底,中國小微企業名錄收錄的中小微企業已達7328.1萬戶。這意味著,中國7000多萬小微企業接連迎來多重利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央行通過繼續推進定向降準來支持小微企業,對于小微企業發展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同時,隨著信貸的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會有一定下降。
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對于中國亦是如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小微企業發展離不開差異化的政策支持,應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強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自2014年至2018年,中國違約債券數量共計177只,涉及違約主體98家,累計違約金額總計高達826.09億元。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李虹含分析,從違約主體的性質上看,小微、民營企業占違約主體比例最高,企業實控人及高管的變動、受罰,關聯企業、擔保企業不作為等等都是造成違約的重要風險因素。
李虹含說:“定向降準中支持的小微企業也是債券違約的最大群體,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成為頂層設計的共識。”
今年剛剛過半,在剩下的半年時間中,小微企業還有利好可期嗎?溫彬認為,年底之前可能還會有一至兩次的定向降準操作。這主要是考慮到宏觀經濟可能在下半年會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外貿方面會帶來一些不確定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外匯占款,通過降準有利于釋放長期資金,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張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