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監會網站昨日披露,淳厚基金獲批成立。本月初,東方財富旗下西藏東財基金也獲批成立。此外,監管部門在9月份一天批復了朱雀和同泰兩家基金公司。
雖然淳厚基金是一家新公司,但股東名單中卻出現了不少基金業的“老面孔”。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一家由6名自然人發起的公募基金,其中,邢媛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出資3120萬元,持股占比為31.20%,其余5名自然人合計持股68.8%。
業內人士分析,該公司現有經營管理團隊成員行業經驗豐富,董事長邢媛、總經理李雄厚和副總經理董衛軍均具有10年以上公募基金從業經驗,督察長謝芳也具備10年以上的證券及基金行業監管經驗。
據了解,總經理李雄厚曾任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總經理,具備20多年銀行、證券和公募基金行業經驗。督察長謝芳,曾任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上市公司監管二處副處長、處長,以及基金處處長。作為一家新公司,邀請原上海證監局基金監管處處長謝芳加盟,也體現了公司對合規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
一位基金行業人士表示,作為專業人士持股的基金公司,資深“老將”及專業監管人士的加盟,令市場對這家新基金公司的未來有更多期待。事實上,在新獲批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機構中,個人股東背景的公募基金往往更加受到關注。
從目前排隊待批的公司來看,睿遠基金、正心富基金、博遠基金等屢屢出現原公募基金大佬的身影。
近年來,個人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持續擴容。據悉,2016年4月,匯安基金獲批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家個人持股的公募基金。在此之后,2017年6月到9月,東方阿爾法、合煦智遠、恒越等3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接連獲批。進入2018年,4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獲批成立,分別是蜂巢基金、中庚基金、惠升基金和明亞基金。除了上述公司,鵬揚、凱石、博道、弘毅遠方、朱雀5家公司均屬于由私募轉公募而來。其中,鵬揚、凱石、博道的大股東均為個人。
過去幾年,基金公司大佬紛紛“掛印而去”,近年來,高管“離職潮”在中小基金公司身上“越演越烈”。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些股東方希望短期盈利的心態,主導著基金公司的命運。他們寄望總經理文能懂管理有經驗、武能懂投資抓業績,上任就能給公司經營帶來實質突破。在行業發展的瓶頸期,總經理依然需要背負各種考核的“大山”,重壓之下,一切均可能變形,所以能夠看到,太多的總經理在一個較短的考核期內,決策時偏向于短期考量。
而一些新的基金公司,一開始就有著良好的體制“基因”,尤其是股東全為自然人的公司,往往具備豐富的從業經驗,更為專業,也更加側重于公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