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國內冬季項目專業訓練設施功能最齊全的省份;建立以冰雪體育運動、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冰雪旅游、冰雪人才培訓、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冰雪全產業鏈……”28日,在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冰雪運動創新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澤峰說,河北始終堅持以冬奧備戰為牽引,推動冰雪運動、冰雪產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的冰雪運動創新發展之路。
資源向冬季項目傾斜 建成三個國家訓練基地
“我們堅持一切資源向冬季項目傾斜、一切要素向冬季項目聚集,通過創新辦隊、引進社會力量、實施精細化備戰等舉措,推動冰雪運動發展。”張澤峰說,保定淶源、承德御道口、張家口崇禮建成了三個國家訓練基地,多項指標創造全國第一。
為了強化冰雪運動的綜合保障,河北專門成立了冬奧備戰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奧運事務處,組建了冬運中心,同時河北出臺了《運動員教練員獎勵實施細則》,制定了扶持各市、高校組建運動隊的激勵政策(一次性給予30-50萬元啟動資金扶持),以在經費安排上全力向冬季項目傾斜。
同時,河北持續推進“一隊一策一目標,一人一檔一方案”,實施精細化備戰和“追雪計劃”。“目前,河北已組建了18支省級專業隊,在訓運動員248名,河北省內注冊運動員2342名,累計向國家集訓隊輸送運動員139名。”張澤峰介紹,河北還出臺了《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關于創新冰雪運動發展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創新冰雪運動發展體制機制試點省。
據了解,在第十四屆內蒙古全國冬季運動會上,河北代表隊參加了7個大項和15個分項,已經贏得了2金、2銀、4銅和21個四至八名的佳績。“這是河北全冬會歷屆最好成績。”張澤峰表示。
實現“五個全覆蓋” 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過1870萬人
“圍繞實現‘到2022年全省參與冰雪運動群眾達到3000萬人’的目標,河北省、市、縣三級和高校層層舉辦了冰雪運動會,實現了河北省縣級以上冰雪運動會、室內滑冰場館、冰雪運動協會、冰雪聯賽和冰雪運動進校園‘五個全覆蓋’。”張澤峰說。
其中,在“冰雪運動會”“室內滑冰場館”覆蓋方面,河北以省級冰雪運動會為引擎,帶動各市、縣和高校層層舉辦了兩屆冰雪運動會。據了解,河北各市、縣和高校共舉辦了各類冰雪賽事活動4300余場次,河北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過1870萬人。
為了破解“去哪兒滑”難題,河北按照“宜標準則標準、宜真冰則真冰、宜改建則改建、宜市場則市場”的路徑,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6.55億元,吸納社會資本5.02億元,用于滑冰場館建設。僅用一年時間,河北建設了室內滑冰館200座,其中1830平方米的標準冰面滑冰館23座,冰面總面積達到14.5萬平方米,實現了縣縣都有滑冰館;各類滑雪場館超過80個,河北省冰雪場館數量位居全國首位,為冰雪運動會舉辦和群眾性冰雪運動推廣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構建冰雪全產業鏈 讓冰雪產業在河北落地生根
“立足于培育河北經濟新的增長極,我們建立了以冰雪體育運動、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冰雪旅游、冰雪人才培訓、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冰雪全產業鏈。”張澤峰表示,同時河北先后出臺了《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河北省冰雪裝備器材產業行動計劃(2019-2022)》等一系列規劃政策,助推冰雪產業發展。
為推動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河北主動承接京津和國內外先進地區產業轉移,選擇大項目、大企業,把張家口、廊坊等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冰雪裝備制造基地,提升了河北地區體育制造業的實力,建設體育用品制造強省。
如今,張家口市宣化區冰雪產業園區累計引進冰雪裝備制造及冰雪生產性服務業項目14個,預計到2022年園區產值實現5億元;定州天華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短道速滑防護墊成功入選2022年北京冬奧會裝備,成為入選冬奧會唯一民族品牌;廊坊固安道沃機電有限公司雪地魔毯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并遠銷日本、韓國、蒙古、俄羅斯……
此外,河北還將冰雪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列為重點任務。張家口市被評為中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承德推動冰雪文化和歷史文化相結合,打造了“冰嬉之都”。
現如今,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日益臨近,河北將持續發力,推動冰雪運動向縱深發展。(田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