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水利廳獲悉,截止到5月25日,我省大中型灌區春灌工作基本結束,全省52處大中型灌區累計供水11.9億立方米,灌溉農田近620萬畝,比去年同期多灌溉120萬畝。其中,石津灌區和邯鄲、石家莊、保定、唐山的大型灌區供水量均超過1億立方米。
省水利廳在合理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基礎上,科學調度河渠、水庫、閘涵等水利工程,加大了向灌區供水、支持農業生產的力度,同比去年多引水1.9億立方米。
全省各大中型灌區根據墑情、苗情和水情,及時下達調度指令,控制閘門啟閉,把水送到田間地頭。相關專業管理隊伍、群眾用水組織發揮灌溉主力軍作用,強化節水措施、強化安全管理,堅持24小時值班和巡查,指導農民合理用水、科學節水,嚴防溺水、水污染和跑冒滴漏等各類問題。
相關專家表示,我省的大中型灌區一般從水庫和河渠引水,如果把水庫作為“點”、河渠作為“線”、農田作為“面”的話,春灌的過程就是一個向下游河渠補水,點、線、面溝通的過程,這對于改善河渠沿線局部水環境、回補地下水具有積極意義。(通訊員任樹春 記者王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