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承德首個專業電商直播供應鏈及直播基地項目“奧體云商”正式上線。在不到20分鐘時間里,快手“承德牛哥”直播間中600瓶來自隆化的蜂蜜、1000袋來自雙灤的大米以及500瓶來自寬城的醬油被熱情的粉絲一搶而空。
承德地處燕山腹地,生態環境優良、農耕文化厚重、水資源量豐質優,森林覆蓋率達60.03%,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京津冀領先。依托這些獨特優勢,該市積極打造區域農產品品牌,平泉香菇、圍場馬鈴薯、寬城板栗、興隆山楂、承德縣國光蘋果、豐寧有機奶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聲名鵲起。
省農業品牌建設中心主任王旭東表示:“區域公用品牌是市場的敲門磚,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既要創得出又要叫得響,實現名利雙收。”
農業標準化,產品品牌化。“通過二維碼,消費者可以了解到一棵白菜的生產檔案和監測記錄。”唐山市玉田縣黑貓王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金齊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農產品要想賣進商場,質量和品牌成了基礎門檻。近年來,唐山市打出“組合拳”,堅持質量為本,培育龍頭企業,引導資金向優質農產品流轉,逐步形成“突出重點、分級推進、帶動全局”的品牌建設新格局。
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據王旭東介紹,近年來,河北把農業品牌建設作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著力打造河北農產品系列知名品牌,全省農業品牌呈現多層次、多領域、多類型發展態勢。
同時,河北還通過科技助農為品牌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廊坊市大城縣楊家口村,2020年開啟了推廣面積為1000畝的小麥深松、玉米遁耕高科技示范田項目,將“紫優5號”功能營養小麥品種,和旋松一體機耕層優化技術,進行良種良法和農藝農機結合,發展功能營養高質量農業。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到2022年,河北省將打造150個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100個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重點的農業品牌發展體系,促進全省農業由數量優勢向品牌優勢轉變。如今,一條以品牌興產業、壯基地、拓市場、增效益、富百姓的新路子正在形成。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中國農業已進入品牌時代。”王旭東說,下一步,河北將傾注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多的人力、推出更好的創意,為鄉村振興和河北農業品牌發展保駕護航。(記者賈宏博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