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縣許亭鄉嶺根底村千畝蘋果園
特色林果“遍地開花”
“我們村晝夜溫差大,采光充足,種出來的蘋果不僅顏色紅,而且含糖量高。看這個紅富士,口感香甜品相好,每畝地能有5000斤的產量。”初冬時節,在贊皇縣許亭鄉嶺根底村的千畝果園中,村黨支部書記鄭建中站在被果實壓彎腰的蘋果樹下,小心翼翼地摘下已成熟的蘋果。
4月的設施櫻桃,5月的杏和桃,6月的葡萄,7月的大棗……如今的贊皇,一年四季豐收的景象無處不在,特色林果“遍地開花”。
近年來,贊皇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厚植生態優勢,立足100萬畝特色林果、1100多條溝域等良好生態資源,著力釋放綠色發展活力,林果業成果躋身全省前列,以現代農業、綠色工業、休閑旅游業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基本形成。
依靠林果產業優勢,贊皇大力發展采摘游、觀光游,打造了土門櫻桃小鎮、陽澤大棗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打造一批以蘋果、板栗等為特色的“一村一品”專業村。
以生態打底,換百業興旺。除了林果產業,贊皇縣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也在加速構建。“今年以來,贊皇縣瞄準休閑旅游、綠色建材、商貿物流、食品健康、輕工智造五大產業定位,制定產業規劃,加快產業集群式發展。”贊皇縣委副書記張立芬說,按照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項目為王”理念,贊皇縣不遺余力抓招商、上項目、強園區、優環境,僅今年就新簽約落地了鎖云湖葡萄度假小鎮、鴻銳技改等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59.8億元。
多年的生態積累已成為贊皇未來發展的潛力,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贊皇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津石高速深澤連接線木刀溝特大橋項目
立體化交通路網建設日趨完善
高速公路近在眼前卻不能和縣城主干道互聯互通。這曾經是深澤縣津石高速沿線的企業和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津石高速深澤連接線工程為沿線帶來了暢通的曙光。
今年,石家莊市投資建設了全長1000余米的深澤連接線控制性工程——木刀溝特大橋。年底完工后,將串聯起天津、石家莊、深澤多個區域,為區域間協作發展提供新助力。
鄉村通大道,城市架橋梁。隨著石家莊市交通路網建設的日趨完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數據顯示,石家莊公路總里程已達到20625公里,公路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40.5公里。以市區為中心、放射狀發展、蛛網式連接的路網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來,石家莊構建了省會至京津冀相鄰省會城市1.5小時交通圈,省會至各縣域1小時交通圈,省會至組團縣市半小時交通圈。”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增奇說。
今年以來,石家莊市對“十四五”期間交通路網的建設又作出許多新的部署和安排,不斷完善聯系周邊城市群和京津冀主要城市的城際綜合交通通道,完善“三環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絡,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和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提供交通支撐。石家莊市不斷推進交通項目建設,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正定機場旅客吞吐量跨入千萬級行列,地鐵投用里程達到78.2公里,和平路西延等城市主干道路建成投用,40余條“斷頭路”打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完善。如今,從天上到地下,一個外聯內通、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已初具規模,立體化交通為石家莊開辟更加廣闊的未來。
滹沱河生態修復三期工程正定段
打造市民節假日休憩好去處
“這片粉色草海真是太漂亮了,我們今天特意趕過來拍短視頻。”在滹沱河生態修復三期工程正定段的西湖草海生態區,成片的粉黛亂子草在風中搖擺,風景如畫。
“滹沱河生態修復工程堅持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分三期建設。截至2021年8月,一、二、三期工程已經陸續建成并全面開放。”石家莊市滹沱河生態工程運維服務中心運行維護科科長劉偉介紹,滹沱河生態修復三期工程全長24公里,涉及鹿泉、靈壽、正定3個縣區,三期工程也是石家莊滹沱河生態修復工程的收官之戰。
據悉,三期工程以“原生態、大尺度、低干擾、近自然”為設計理念,按照“一河三濕地、兩湖兩區五節點”的工程布局,構建“大河濕地、百鳥家園、綠洲繁英、休閑田園”的自然河流廊道。其中,滹沱河西湖草海生態區就是五節點之一。該區面積17.9公頃,運用細莖針茅、粉黛亂子草、狼尾草等打造觀賞草專區,形成湖光水色、綠草如茵、自然生態的景觀風貌。
除了恢復河道生態,滹沱河生態修復工程還促進了產業發展,完善運動、休閑、文化、娛樂功能,不僅滿足了景區服務承載能力,也為今后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時,在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不斷挖掘地域文化,形成了滹沱河區域的文脈體系。
“為利用好滹沱河寶貴資源,便于百姓親水休閑,近期將拆除滹沱河城區段欄桿,建設水生植物、綠化隔離帶,打造濱水棧道平臺、生態親水駁岸、淺灘親水區等。”劉偉說,要把滹沱河打造成市民節假日休憩的好去處,為省會擁河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記者 康義涵 李暢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