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發布了最新一期sigma研究報告《震蕩復蘇:2022/23 年全球經濟和保險市場展望》(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預計全球保險保費收入將于2022年中期首次超過7萬億美元。
根據報告預測,全球非壽險保費收入將在 2021 年、2022 年、2023年相繼增長3.3%、3.7%和 3.3%。瑞再研究院分析認為,在風險意識提高、團體業務復蘇和數字互動增加等因素驅動下,消費者對保障型保險產品的需求將更強勁。同時,由于國債收益率略有改善、就業和家庭收入恢復,未來兩年儲蓄型保險業務預計將適度增長。
瑞再研究院指出,疫情和經濟復蘇給保險業帶來了六個方面的經驗教訓,一是(再)保險業依然是危機時期至關重要的風險承擔者;二是供應鏈中斷對企業和社會造成沖擊,意味著各類主體都需要進一步提升保障;三是史無前例的極端天氣使盡快實現凈零排放的任務更加緊迫;四是風險意識不斷增強,推升保險保障需求;五是消費者樂于接受數字化投保和線上保險服務,相關業務有望快速增長;六是不平等程度加劇可能進一步推升社會通脹。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博士表示:“我們正在經歷的經濟復蘇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的復蘇,當前宏觀經濟的韌性比疫情前更為脆弱。我們迎來了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的特殊機遇。保險業具有吸收風險的能力與專業知識,對于提高社會和經濟韌性至關重要。”
對于中國保險市場發展機遇,安仁禮博士分析稱,中國保險市場正步入轉型期,“十四五”期間,低碳發展、健康和養老、數字化轉型將成為保險業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
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中國中心負責人黃海榕則表示:“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共同富裕、碳中和、建設數字中國’等社會經濟發展方向,這也為下一階段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向好,居民和企業等主體對風險保障的需求將持續提升,中國經濟向新發展格局轉型也將催生出一系列新興風險,保險的風險保障職能將日益凸顯。具體而言,低碳發展、養老、鄉村振興將成為保險業發展的核心主題。”(記者 陳婷婷 實習記者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