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完成全部4330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治理,面積達30萬畝以上,實現歷史性清零。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投入治理資金74.96億元,修復綠化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跡地3705處、24.89萬畝。全省剩余的625處、9.04萬畝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治理任務,2021年底已全部完成。
河北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和“一處一策”的原則,探索了礦山復綠、農業用地、空間再用、休閑公園、礦山公園等8種礦山環境治理模式,總結了臺階式修復、平臺式治理、微地形改造等多種治理方式,以及巖壁覆綠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技術方法體系。(記者吳新光 張嘉琪)
關鍵詞: 河北礦山跡地修復治理 歷史性清零 礦山復綠 農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