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離太陽最近”的鹽源青銅文明 為何人所創造?

    2023-07-03 05:00:45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7月1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年度原創大展“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展廳中,來自四川省涼山鹽源老龍頭遺址的多件青銅器,因其獨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藝、別樣的風情,引得無數觀眾駐足停留,觀察許久。這一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老龍頭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周志清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帶來一場名為《若水尋鹽——秘境鹽源》的主題講座。

    周志清在展廳講解文物


    【資料圖】

    鹽源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涼山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游西岸,是四川的第二大盆地。這里,被人們稱為是“離太陽最近,離城市最遠”的地方。

    1987年,考古人員第一次對老龍頭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隨后1999年和2001年,又先后進行搶救性發掘。2020年至2023年,經國家文物局獲批,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鹽源縣文物管理所,對進行了第四次搶救性發掘。在講座上,周志清介紹了近年來對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以及鹽源能夠成為文化交流交融之地的原因。

    銅車馬

    葬俗奇特多樣 人們崇兵尚武

    巾幗不讓須眉:使用胸甲的骨骼纖細 疑為女性

    對鹽源最早的文獻記載在漢代,除了古籍中的記載,人們對這個地方的文化和習俗知之甚少。隨著近些年來考古工作的推進,人們開始意識到,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鹽源就有人群在此活動。在老龍頭遺址之前,該地能夠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皈家堡遺址。承接在后的老龍頭遺址,分為三期。第一期距今3000-2800年,第二期距今2800-2500年,第三期距今2500-2200年。目前的老龍頭遺址總面積為12000多平方米,墓葬層層堆疊,最深處達到了4米左右。經過發掘和研究,考古人員認為,最具有獨特性的文化遺跡為第三期,時代從戰國到西漢前期。

    鹽源青銅文化的獨特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獨特的墓葬形制和多樣的葬俗。周志清介紹,在老龍頭遺址,發現了大石蓋墓壙的墓葬形制;同時,還有疊葬、截肢葬、屈肢葬、朱砂葬、二次葬等多種葬俗。這些具有不同葬俗的墓葬,維持著穩定東西向的頭向習俗。

    銅立人

    二是從出土青銅器中可以得知,生活在此的人們崇兵尚武、能騎善射。在老龍頭遺址中發現的青銅兵器,以劍、戈為主,矛較為少見,雙環首劍、銎柄劍、曲頸劍都極具特點。同時出土的,還有繁縟復雜的青銅馬具,各類以馬的形象作為裝飾物的青銅器。而出土于此的三輪馬車,更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三輪馬車實物模型之一。在大型墓葬中,流行殉馬之風。這一切,都說明了該地的人們對馬的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周志清還在現場講道,在老龍頭遺址還出土了只有胸甲,沒有背甲的鎧甲。“這些使用胸甲的人群,骨骼非常纖細,呈現出女性的特征。可能在當時社會中,女性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工匠墓為西南地區青銅器鑄造提供參考

    生活在此的人們不一定為笮人

    在老龍頭遺址中,還發現了一批工匠墓。在這些工匠墓中,除了眾多石范外,還發現了可能用于煉銅的陶澆包和陶鼓風管,石范的種類包括鈴、刀、鉞、鑿等。這些工匠墓中發掘的石范,不僅能夠為解決鹽源青銅器來自何處提供依據,同時還能為整個西南夷青銅器制造的相關研究,提供考古學的資料。

    在鹽源出土的青銅器中,獨具特色、造型各異、種類繁多且以人獸為主題的青銅枝形器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青銅枝形器是老龍頭遺址最具特質的青銅元素,在講座中,周志清也專門提到了他對于枝形器的推測。“我認為它信仰的底層還是應該來自太陽崇拜。”周志清說道,老龍頭遺址中還出土了與金沙太陽神鳥造型相似的青銅器,“環形的,中間有鳥的形狀”。周志清并不認為這一定就是某種文化影響另一種文化的結果,他更傾向于這是不同地區人們對同一種信仰認識的結果。

    三人背水銅杖首

    在老龍頭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中,還體現出了對雙耳罐的重視。周志清說道,在老龍頭遺址中,不僅出土了大量的陶制雙耳罐,還有青銅制成的雙耳罐。并且在一些枝形器上,還有手持雙耳罐的人像。周志清認為,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彼時生活在鹽源的人們,對雙耳罐象征意義的重視。他推測,這種重要性或許就與鹽源自古產鹽有關。

    而創造了這種青銅文化的人們,又是什么人?或許青銅器上的人物形象能夠回答。這些人戴帽、穿罩袍、著靴。周志清說,這些人是否就是文獻中記載的笮人,還有待商榷。《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曾寫到:“莋都夷者,武帝所開,以為莋都縣。其人皆被發左衽,言語多好譬喻,居處略與汶山夷同。”但是目前發現的鹽源人物圖像中,均未見有左衽現象。“我個人認為,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可能與歷史上記載的叟人有關。”周志清介紹道,這里的人們喜歡對身體上進行裝飾,除了運用滑石以外,還會用到大量的費恩斯珠、黃金、瑪瑙。同時,在墓葬中的一批人,還有使用鐵質臂釧的習俗。《華南國志·南中志》中曾經記載:“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無大侯王,如汶山、漢嘉夷也。”因此,周志清認為,這一批人或許就與書中記載的“叟人”有關。

    過去從成都往鹽源去,要坐近12個小時的車。那么在交通并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出入這一片地域的呢?周志清認為,我們不應該以現代交通線路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從中國西北到西南,有著其他便捷的路徑。“橫斷山區南北向交流距今5000年前就已經發生,奠定了西南絲綢之路和藏彝走廊的史前基礎。”而鹽源,恰巧就在溝通中國西北與西南南北文化與族群走廊的節點上。同時,此處豐富的資源:鹽、銅、鐵、金、朱砂等,交換與貿易所形成的道路,同樣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匯聚成為這“獨樹一幟、兼容并蓄”的鹽源青銅文化。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年度原創大展“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展”自5月27日開始展出,截止日期暫定為8月27日。展覽匯集中國西南地區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5省市32家文博單位館藏的294件(套)銅器、金器、玉器、海貝等精品文物,涉及考古遺址數十處,包括一級文物103件。展覽以考古材料為支撐,為觀眾展現了中國西南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演變格局。

    關鍵詞: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