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小區是建于1988年的老舊小區,我在這里住了將近30年了。長期以來,小區基礎設施老化不說,光管理就是個難事兒。小區里,你家蓋個小房,他家搭個棚子,到處都能看到居民自己圈的籬笆;大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汽車也越來越多,在小區里亂停亂放,道路嚴重堵塞,有點什么事,救護車、消防車根本開不進來;樓道內,自行車、電動車亂停,雜物亂堆,上樓都得側著身走。還有那煩人的小廣告,巴掌大小的不干膠貼紙直接貼在房門上,特別鬧心。
改變,從創建文明城市開始。這兩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小區實施了改造提升工程。居委會領導、樓院長一次次入戶,勸說私搭亂建的住戶配合,拆除清理。就這樣,一戶、兩戶、三戶……小區內的私搭亂建全消失了。小區還規劃了停車位,新建自行車棚,安裝單元防盜門、路燈,實行了封閉管理,環境秩序明顯變好。
小區是我們共同的家,整治小區,居民們都積極參與。鏟除小廣告、粉刷樓道、清運垃圾雜物、整修路面,在大家伙兒的共同努力下,曾經讓人堵心的“大雜院”,變潔凈變漂亮了。以前小區破破爛爛,大家伙兒有點兒破罐破摔的意思,垃圾隨便丟,小區雜亂無章,誰都不當回事。現在啊,大家伙兒可注意了,家園是自己的,都打心眼里愛護。
小區環境變美了,家里也要變一下。去年,我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遍。如果還是以前的破小區,天天都在盼著拆遷,哪舍得花錢裝修房子啊?
如今在這個小區住著,我心里特別敞亮。我有空就到小廣場跳跳舞,到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看看書、練練字,又充實又快樂。逢年過節,小區里還會組織各種活動,比如春節聯歡會、寫福字,元宵節猜燈謎、吃元宵。以前人們都是關起門來過日子,誰也不搭理誰,現在見面都主動打招呼,誰家有個事啥的大家伙兒都搶著幫忙。
其實變化的不僅僅是我們小區,整個城市都在變。公園綠地越來越多、社會秩序更加優良、市民素質不斷提高……我感到,這個城市越來越有溫度了,老百姓生活越來越有溫度了,我相信,這幸福日子啊,還長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