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氣象局“9·26”農交會前期獻禮 我市建有全省唯一設施農業氣象中心
以“科技、綠色、品牌、質量”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將于9月26日至29日舉辦。近年來,市氣象局持續開展的為農氣象服務工作同“9·26”農交會聯系緊密,為我市多年來承辦的這項重大展會提供了不少助力。日前,本報記者走訪了落戶于市氣象局的全省唯一一家設施農業氣象中心的技術人員,了解了該中心為設施農業園區提供氣象服務保障的情況。
該設施農業氣象中心成立于2016年初,共有為農服務技術人員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1人。自成立以來,中心的技術人員不斷強弱項,補短板,持續為我市設施農業園區做好服務保障。在詳細分析我市本地氣候特點的基礎上,持續開展溫室大棚的小氣候觀測工作,同步觀測棚內作物種植特點,并逐步建立起了系統的預報預測技術體系,再加上對全市未來天氣過程的準確監測與研判,便能及時發現園區設施作物的管理需要,甚至能想園區之所想,并且想在園區技術的前頭。
比如:一般進入4月以后,我市春季溫度的起伏大,驟晴驟陰交替轉換的天氣日數較多,溫室大棚夜間是否覆蓋棉被,什么時間開始晝夜開風口,廣大園區種養技術人員每天都在糾結、做著選擇題。2017年4月上旬該中心在觀測中發現棚室內葡萄葉片灼傷,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早上8點到9點之間溫度上升較快,沒有提前安排好開風口時間,出現了溫度超過32℃時間較長,并連續在3天以上均出現了這種情況,葉片灼傷干枯。發現問題之后和園區技術人員溝通,及時調整了開風口安排,有效遏止了灼傷的繼續發生。
有了2017年的經驗教訓, 2018年我市各家設施農業園區為棚室提供了更加精細和更具時效性的服務指導生產。今年3月下旬氣溫普遍偏高,入春的鐘聲才剛剛敲響,最高氣溫就突破了30℃,打了園區一個措手不及。在當前管理方式下,最高氣溫超過20℃,棚內最高氣溫就會超過30℃,晴朗天氣下會超過32℃。設施農業分中心技術人員提前了解了溫度變化趨勢后與園區技術人員溝通,園區采取了提前開風口時間、午間加大通風量的措施,今年棚內所種植的蔬果葉片未出現因為高溫引起的灼傷現象,成為提高其品質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