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以都市型現代農業為方向,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引領,緊緊抓住環渤海加速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都市經濟加速輻射外溢的難得機遇,全面加大項目、龍頭、品牌建設,全面推進精深農產品加工業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市初步形成現代農產品加工、綠色種養、高品質休閑觀光三大農業產業體系。上半年,全市產業化經營銷售收入達到249.4億元,占全年任務的 58.2%,同比提高9.4%。
全力抓好項目建設。把引進建設重點項目作為推進產業化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通過產業化項目結構優化升級,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去年,全市以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拓展農業新業態為重點,突出高端食品加工、高效綠色基地和高檔旅游休閑項目的引進建設。全市引進建設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60個,年度計劃投資60.04億元。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資32.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4.5%。
加快培育龍頭企業。育強龍。突出抓好匯福、康達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打造行業領軍企業。今年2月,全國“2018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排行榜”出爐,我市三河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康達畜禽養殖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強科技。加快與京津冀乃至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建設一批農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引進建設一批現代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加快先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據了解,上半年我市261家市級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96.5億元。
做強叫響廊坊農業品牌。實施“品牌農業培樹行動”,加快品牌培育。在加大整體宣傳推介的同時,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按照“一縣一業、一園一牌”發展思路,每個縣確定1至2個主導產業。 2018年重點培育“大廠清真牛羊肉”“文安雜糧”“永清蔬菜”“大城金絲小棗”四大區域公用品牌。同時,為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鼓勵龍頭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質量獎等。
加快推進聯合體建設。加快培育聯合體,以產業鏈、利益鏈為紐帶,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以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支撐,加快推進龍頭“聯合”發展,積極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股份合作、訂單生產等利益聯結形式,形成了“獨立經營、合理分工、要素融通、聯合發展、產業增值、農民受益”新常態下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模式。為進一步推動聯合體建設,上半年下發了《關于培育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實施意見》,認定安次康達畜禽產業聯合體、大廠福華肉類聯合體等首批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0家。依托聯合體,加速要素聚集,打造農業特色產業集群,實現基礎設施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構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高地。目前,全市初步建成了牛羊肉制品加工集群、霸州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雜糧加工集群三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三大集群實現主營業務總收入超過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