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瓜果滿籃,綠韻綿長。9月26日至29日,以“科技、綠色、品牌、質量”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如期舉行。經歷了漫漫征程,這一品牌盛會日益成為一塊能量強勁的“磁鐵”,吸引著八方客商和投資項目,成為了廊坊對外開放的一張靚麗名片。
年年農交會,年年都出彩。今年的農交會更加突出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科技綠色、品牌質量、展示貿易”三大板塊將展會打造成現代農業成果展示窗口和服務國內國際農產品交易的平臺。借力這場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國家級農業品牌展會,廊坊譜寫出推動農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嶄新篇章。
市場化:好梧桐引來金鳳凰
走進廊坊國際會展中心,虹橋飛架,彩旗飄揚。中心南廣場前,由農交會吉祥物“廊廊”領銜,襯以巨型果蔬綠雕、現代農機等造型的豐收島十分醒目。島內果籃放置綠雕菠蘿、蘋果、南瓜等果蔬,寓意農交會喜慶豐收、碩果累累。進入展館內,名優農產品精品薈萃,前沿農業技術令人目不暇接。
“想要產品銷路好,就要找銷路、打名氣、闖市場。農交會既是展示溝通的場所,也是整合營銷的平臺。”前來參會的山東山拖凱泰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業務代表趙先生告訴記者,農交會這樣高規格的專業展會給參展商提供了不少商機,在展會上,生產商、批發商和分銷商匯聚一堂,集中進行交流、溝通和貿易,這對企業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
農交會能夠令眾多參展單位獲得實實在在的展示機會和效果,這已成為共識。“只要農交會繼續舉辦,我們就繼續參展。”在采訪中,記者從眾多參展單位工作人員口中聽到了同樣的話。
利用日趨堅實的市場化基礎,本屆農交會共設計了“科技綠色、品牌質量、展示貿易”三大板塊,安排了4個分會場、17個特裝展和專業展、11項專題活動。特別是今年展覽更具特色化,突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新增農林科技成果展、農業產業聯合體、特優農品電商平臺展等多個展覽,并增設了中東歐展區和河北特色農產品銷售區。除特裝展外,所有展區均通過市場化方式運作,在5.7萬平方米的展示展覽中,市場化招商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市場化率達70%。
好梧桐自然引來金鳳凰。今年的農交會進一步擴大了招商規模,深挖國際國內市場,廣邀業內知名企業。有來自俄羅斯、法國、意大利、羅馬尼亞、盧旺達等10多個國家,北京、天津、西藏、新疆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伊利、蒙牛、君樂寶等40多家知名企業的代表和客商參會,參展企業達到1000多家,到會客商1500人以上。
更加市場化的農交會也帶來了豐碩的市場回報。在農業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34個項目簽約,合同金額331.2億元。其中,廊坊上會簽約項目9個,總投資100.3億元,簽約項目個數及投資額均居全省第一。我市的項目涉及高端設施農業、生態高效農業、現代農業示范等多個領域,隨著項目陸續落地實施,必將帶動和促進我市都市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科技化:讓“智慧科技”為農業賦能
當傳統農業遇上智能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去農交會上轉一轉,你一定能在那里找到答案。
來到廊坊展區永清縣展位前,紅葉生菜、紫橡葉生菜、綠羅馬生菜……不同品種的生菜色彩不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問詢。令人驚奇的是,這樣高顏值、高品質的蔬菜卻不是種在土里,而是生長在一根根裝有營養液的白色塑料管里。“這是園區主推的水耕技術,這種技術綠色安全,無二次污染、無農殘,種植出的蔬菜品質好、品相好、口感佳。”新苑陽光農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楠楠說。
在今年的農交會上,這樣富有科技含量的農產品和農業設備隨處可見。科學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也推動了智慧農業發展步伐。本屆農交會把科技作為一個重大主題,為農業插上“智慧”翅膀,讓“菜籃子”變身“科技籃”,讓“智慧科技”為農業賦能。
各大論壇上,專家們還熱烈討論了如何通過先進科技在農業領域的運用來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在雄安新區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孵化論壇上,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教授王慧軍發表了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問題》的主旨演講。2018國際農產品“智”造與產業融合發展論壇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農產品“智”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熱點發表主題演講,為提升河北農業綜合加工能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打造河北“智”造金字招牌積極建言獻策……
在科技綠色板塊,雄安新區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孵化論壇、農林科技成果轉化展、科技創新助力現代農業展、電子商務進農村論壇、農業遙感應用技術論壇、現代農業機械裝備展、河北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河北國際綠色農業周、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展、氣象服務現代農業展、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成果展、綠色糧油展等內容豐富、更具實效的展會、論壇,促進了農科教深度對接融合,推動了農業集約化、節約化、生態化生產,引領著現代農業發展方向。
品牌化:唱響轉型升級“合奏曲”
“我們每年都會參加農交會。”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品牌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次展示的都是主打產品,低溫奶、常溫奶、奶粉,其中也包括一些高端產品。談及參展感受,他說:“歷屆展會的標準都很高,并且越來越嚴謹。農交會這個平臺給了我們商家更多的展示機會,讓一些高端產品與消費者更接近了。很多大企業、好產品與消費者會有一些脫節,通過這次會議,就會側面地引導產品和消費者見面,解決溝通不便的問題。其次,通過企業的展示,市民更能放心地選擇。”
農業品牌化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品牌化農產品代表著信賴、安全和高品質。本屆農交會以品牌質量板塊為依托,精心策劃了農產品品牌發展的相關活動和展會,品牌化糧油、品牌化蔬菜、品牌化水果,將農產品品牌化的需求延伸到農產品全產業鏈中去,唱響了一首農業轉型升級“合奏曲”。
為幫助參展企業宣傳推介特色產品,推進品牌農產品營銷,本屆農交會組織了河北省品牌農產品網上商城上線啟動儀式、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和廊坊市首批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等活動,在會上推介品牌、發布產品,擴大企業影響力。
在品牌質量板塊,還開展了河北省十大特色產業工作先進縣、三十個特色優質農產品、十大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縣、百強龍頭企業評選發布等活動,相信這些品牌的獲得將大力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為農業實現轉型發展插上品牌的翅膀。
本屆農交會突出品牌和質量,提升了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環渤海奶業發展論壇、京津冀果品爭霸賽暨獲獎產品展、河北省品牌農產品網上商城上線啟動儀式媒體發布會、都市現代農業暨鄉村旅游發展峰會、廊坊市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評選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宣傳推介了我省優質高端農產品,向世界展示了河北省整體農業品牌形象。
高端論壇、專題對接、貿易展覽……精彩紛呈的活動和展覽充分展示了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新成果,促進了農產品貿易合作,研討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廊坊傾力打造的這場“特色農產品盛宴”,再次印證了我市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廣闊前景,譜寫了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