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近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廊坊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我市立足自身發展定位、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緊緊圍繞自身優勢產業,瞄準世界前沿,延伸產業鏈條,實施重點突破,著力打造“635”產業鏈,即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鏈、3個優勢傳統產業鏈和5個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據了解,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鏈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新型顯示、大數據與云計算、高端軟件、通信產品與網絡信息設備、新型消費類電子等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重點發展智能裝備、汽車與新能源裝備、航空航天裝備、基礎與專用裝備;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研發生產抗腫瘤、抗類風濕等抗體藥物和多肽藥物,推進重大藥物產業化;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進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環保產業、節能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未來產業,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聯網和通信、生命科學等。
3個優勢傳統產業鏈即:食品加工,重點發展糧油加工、肉類加工、方便食品制造、酒和飲料制造等產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大力發展環保健康綠色板材、強化水性涂料、高檔五金配件,積極開發環保健康木質家具、高品質板式家具、環保健康兒童家具、個性化定制家具;絕熱節能材料,重點發展高效節能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復合保溫砌塊和輕質復合保溫板材、無機防火保溫材料,研究開發隔熱和安全性能高的節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溫系統,集節能、防火、保溫、降噪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墻體和屋面系統等綠色建材。
5個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鏈即主要是選擇突破帶動性強、新業態新模式特征明顯、對工業支撐作用大的工業設計、信息技術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工業旅游5個產業。
與此同時,為強化政策保障,我市從強化創新能力、推進融合發展、深化標準質量提升行動、開展精準招商、推進綠色發展、強化要素支撐、降低企業成本和營造良好環境等八個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
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每年培育新增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1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力實施千企轉型工程,3年滾動實施規模以上技術改造投資項目1500項;加強高端人才培養,引進和培養一批制造業“高精尖缺”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進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到2020年,建設30家省級以上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10個“制造業+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全市軍民融合企業力爭達到100家。
此外,我市還將深化標準質量提升行動,培育一批質量標桿企業和管理創新示范企業,培育一批省內外知名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開展精準招商,以省級以上開發區和產業基地園區為載體,圍繞產業鏈條開展精準招商。推進綠色發展,堅定不移壓減產能,到2019年底前全市鋼鐵產能全部退出,強化環保倒逼作用。(記者 滕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