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廊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北京新機場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聚焦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培育新動能,聚焦發展高端高新產業。作為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大智移云”行動計劃重點區域,我市明確將“大智移云”作為首位產業優先發展,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全國領先的大數據應用先行區、以智慧遙感為重點的京津冀“互聯網+”創新示范區、以優質政務服務為特征的河北智慧城市引領區。
激發新活力,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我市將技術改造、行業提標和工業設計作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對接幫扶等多種舉措,引導企業改造升級。我市在全省率先采取委托貸款方式支持技改項目建設,將技改資金以無息貸款形式向企業發放,實現了財政資金循環滾動使用。目前,我市委托貸款資金規模已達2億元,累計支持技改項目82個、投放資金3.7億元,撬動銀行貸款和企業投資32億元。設立工業設計專項資金1500萬元,支持工業設計中心建設和設計成果轉化。此外,以我市典型的人造板行業為試點,主動對接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在文安縣相繼建設國家級人造板研發中心、人造板檢測中心,以及人造板技術研究院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工作站。金秋、大地等一批本土企業受邀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行業地位和話語權極大提升。2017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437家、科技小巨人企業77家、高新技術企業126家,規上工業企業新增認定研發機構242家,新增省級新產品新技術44項。
倒逼促轉型,強力推動工業經濟綠色發展。為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騰退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舉全市之力打響鋼鐵去產能和“散亂污”企業整治兩場攻堅戰。在市場價格跳躍回升形勢下,我市落實上級要求不動搖不含糊,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支持”的市場化模式,推動前進、新利兩家鋼廠整體退出,消化產能1000萬噸。在全省率先啟動“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行動,2018年,新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1552家。通過整治“散亂污”企業,全市騰出土地資源2.01萬畝,僅文安縣左柳灘膠合板產業集群就取締關停企業2000多家,騰出土地5000余畝。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兼并重組,在整合中找出路,如文安鵬程木業有限公司,通過整治提升,產值增加1.2億元,利稅凈增1000余萬元;金秋木業通過兼并14家“散亂污”企業,實現了規?;洜I,年產值達到5億元,利稅達到5186萬元,實現了效益翻番。
為提升和鞏固“散亂污”整治成果,我市在全省率先聘請專家對“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進行深度巡查,開展“回頭看”。對市主城區“散亂污”企業整治和驗收情況實施網絡化、信息化管理,直觀、動態顯示市區“散亂污”企業整治驗收工作進展。同時,研究制定了強化市場準入防控、疏堵結合、整治常態化巡查的十項長效化管控措施。2017年,全市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下降53.3%,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7.3%,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同比下降8.5%,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8%。(記者 馬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