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改革開放看廊坊”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建成區道路長度512公里,道路面積1018萬平方米,橋梁49座,人均道路面積17.8平方米,路網密度7.4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14.81%,同比分別增長1.3%、0.13%、1.65 %,體現出近期城市路網建設的提質增速。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打通“斷頭路”、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小街巷改造等工程,進一步打通“中梗阻”、暢通“微循環”。打通斷頭路拉開城市發展框架。2017年啟動實施11條道路15個區段斷頭路打通工程,2018年又新謀劃啟動5個區段斷頭路打通工程,目前廣陽道東延、新華路北延等9個區段實現通車,年內還將有3個區段實現竣工通車。同時,外環路西南環線今年“5·18”前通車,實現了我市外環路真正意義上的閉合。另外,光明鐵路上垮橋工程已啟動實施,建成后將實現光明道東、西段連通,進一步完善路網格局、緩解南北城區域交通壓力。藝術大道鐵路下穿橋工程正在全力推進,力保明年6月實現通車,屆時將徹底實現藝術大道全線貫通,與北京新機場高速銜接,大大拉近廊坊與北京新機場的空間距離,給廊坊城市建設帶來更多的歷史機遇。可以說,近年來廊坊斷頭路建設,在廊坊城建歷史上實現了征地拆遷的強度、破解難題的力度、工程推進的速度、百姓關心的程度四個“前所未有”,為全面對接京津,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道路提升改造彰顯“廊坊速度”。2017年,全年完成11條道路提升改造任務,改造面積15.8萬平方米,特別是在迎“5·18”的關鍵時期,采取“錯峰施工”的方式加快推進康莊道、金光道、和平路三條道路進度,僅用52天就全部搶完;2018年,我市引入了“京企”和“央企”,采用國內領先工藝設備,高標準實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其中,上半年實施的和平路(廣陽道—桐萬路)提標改造工程僅用時14個夜晚就全部完工,切實改善了經洽會主會場及中超賽場周邊交通環境。愛民道拓寬提標改造工程取消綠化隔離帶,由雙向四車道改為雙向六車道,大大緩解了廊坊第六小學周邊的交通壓力。銀河北路、愛民橋、廣陽橋提升改造工程也于今年5月16日完工,暢通了城區道路交通“微循環”。在刷新了道路提升的“廊坊速度”的同時,也產生了鯰魚效應,激發本地企業參與競爭、迎頭趕上的本能意識,逐漸縮小了廊坊與京津施工水平梯度差。
小型市政工程改造暢快民心。2017年以來,廊坊高標準實施119條小街巷改造工程,建設過程中,堅持做到地上地下一起實施、配套設施同步跟進,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里。經過測算,市區共有34萬平方米便道需要硬化鋪裝,目前已完成30萬平方米,占比90%,年底前將全部完成,屆時將會實現城市環境“舊貌換新顏”。(記者 馬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