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在重點行業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我們公司由于治理措施達標,可以正常生產。”11月26日,位于大城縣的華美節能科技集團玻璃棉制品有限公司環保工作人員李洪濤告訴筆者,他們公司在全市差異化錯峰生產企業名單中屬于A類,正常情況下不再錯峰生產。遇到重污染天氣時再采取相應減排措施,企業的生產效益明顯好于去年。
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按照污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近日,廊坊市印發了《重點行業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試行)》,堅持民生優先、質量導向、錯峰與應急相結合,2018-2019年秋冬季,在鋼鐵、玻璃棉、巖棉、陶瓷、鑄造、醫藥(農藥)六個重點行業,按照績效評價實施差異化錯峰生產。截至目前,全市共對106家企業實行了差異化錯峰生產。
指導意見規定,依法獲得排污許可證、污染物能夠穩定達標排放、在線監測數據真實有效且符合現行行業產業政策的企業,按照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分類管理、差異化錯峰生產。對實現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運輸結構合理、產品優質高端的企業,不予錯峰生產;對部分生產工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運輸結構基本合理、產品中端的企業,錯峰生產20%-30%;對僅達到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運輸結構不合理、產品低端的企業,錯峰生產50%-60%;對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不符合現行行業產業政策,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全面停產治理。
廊坊市縣兩級相關部門,把列入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中的巖棉、玻璃棉和人造板等行業作為重點,安排專家工作小組,深入企業,對每一家列入錯峰生產和應急響應的企業,都反復論證、嚴謹政策設計,針對發現的問題,又及時出臺了《廊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補充說明》,真正做到因企制宜、分類指導、因情施策、因事施策,既保證企業利益,又保證國家、省政策標準和要求扎實落實。(通訊員盧艷麗 記者解麗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