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廊坊市郵政管理局獲悉,今年我市郵政業實現快速、健康、綠色、集約、高效、平穩發展。截至11月底,我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9.69%,業務總量同比增長43.72%。今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繼續穩居全省前3名、全國前50名。
今年1-11月我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26.37億元,同比增長39.69%;1-11月業務總量累計完成37.54億元,同比增長43.72%。截至11月底,今年快遞業業務量位居全國第43名,與去年同期相比進位3名;快遞業務收入位列第44名,與去年同期相比進位1名。業務收入和業務量自2013年以來實現6連增。
目前,全市擁有郵政企業普遍服務網點136處,機要通信網點10處,快遞品牌27個,許可企業32家,分支機構218家,營業網點763處(末端),郵政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全市從業人員近8000人,其中快遞員達到6000人。
據悉,市郵管局立足服務民生,積極推動郵政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市3209個建制村,90%以自提點(小賣部、農戶)投遞通郵,10%以村郵站(村委會)投遞通郵,直接通郵率達100%。
鼓勵推動多種派送方式,積極推動“袋鼠樂收”新型末端網點和豐巢快遞柜建設。目前新型末端網點“袋鼠樂收”(城市優選)已通過同城快遞經營許可審批布局網點9個,進入發展快車道;大力推進智能快遞箱“三進”工程,全市新建智能快件箱累計已達919組,分布在校區、社區、政區、商區,形成91826個格口的服務能力,日均使用率達82%以上。
加強“快郵合作”,著眼“一市(縣)多品”項目發展,打造出了香河家具、霸州橡膠制品等具有廊坊特色的典型快遞服務制造業項目4個;支撐廊坊本地農產品及特色商品利用郵政渠道銷售至全省,目前全市已培育一類項目1個、二類項目2個,有效促進了“農郵結合”與線上線下聯動,提升了郵政服務“三農”能力;鼓勵郵政企業深入推進“郵政在鄉”工程,發揮村郵樂購站點區域分布優勢及村郵樂購電商平臺“互聯網+產品”的優勢,培育年包裹量400萬件以上郵政項目1個,大力支持了農村電商發展。
大力倡導行業綠色發展。積極宣傳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和郵政業封裝用膠帶等行業標準;鼓勵企業探討快遞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先進模式,努力實現快遞業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記者 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