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2018年,我市氣溫比常年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和損失程度低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屬于“偏輕”年份,氣候年景“偏好”。
2018年夏季共有3次臺風(10號臺風“安比”、14號臺風“摩羯”、18號臺風“溫比亞”)北上影響我市,其中10號臺風“安比”是1949年以來第一個保持熱帶風暴強度進入河北的臺風。受其影響,2018年7月23日20時至24日15時,全市出現雷陣雨或陣雨天氣,除固安為中雨外,其余普遍為暴雨,北三縣大部、市區中南部、永清東部、大城局部為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88.4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香河劉宋鎮,為186.8毫米,城區最大降水148.5毫米,出現在民心橋泵站。全市有110個雨量點(全市共140個雨量點)超過50毫米,58個超過100毫米。
就暴雨過程來看,除2018年7月23日夜間至24日出現區域性暴雨外,我市其它多數暴雨具有歷時短、突發性和局地性強等特點。夏季降雨天氣有效凈化了空氣,增加了土壤墑情,對農作物生長較為有利,但由于個別時段雨強較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城鄉積澇,對交通和市民出行產生較大影響。
2018年6月至8月,全市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9℃、1.3℃、1.7℃,且多階段性高溫天氣,其中2018年6月1日、6月5日~6日、6月20日~21日、6月23日~24日、6月27日~30日、7月4日~5日、7月20日~21日、7月31日~8月4日我市出現了區域性高溫天氣(6站及以上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5℃),用水、用電負荷明顯增大,加之部分時段日照強、濕度大,體感悶熱,舒適度較差。
春季多寒潮大風天氣。我市多次出現寒潮降溫及大風天氣,2018年3月16日我市出現強降溫天氣,最低氣溫普遍降至-6℃~-3℃,較2018年3月15日下降6℃~11℃,北三縣、固安、永清、霸州達寒潮標準。2018年4月3日至4日,我市出現持續降溫天氣,全市均達到寒潮標準。2018年3月1日、4月6日、4月10日、4月14日、5月28日,我市大部分地區陣風達7-8級,其中香河日極大風速達20.8米/秒。春季寒潮大風天氣多發,對冬小麥生長、春播春種及設施農業有一定不利影響。
2017年冬季至2018年初春、2018年秋季,我市出現階段性干旱。其中,2018年2月,全市無有效降水出現,2018年3月,全市月平均降水量僅為3.8毫米,較常年(9.5毫米)偏少59.6%,屬于歷史同期降水顯著偏少時段,造成我市大部分地區表墑較差,對冬小麥生長及春播造成一定不利影響。2018年秋季,全市平均降水量為39.8毫米,比常年同期(83.2毫米)偏少52.1%,屬于歷史同期降水顯著偏少時段,對冬小麥播種和生長較為不利。
我市平均霧日為22天,其中香河、文安霧日分別為49天、39天,廊坊市區最少,僅8天。2018年11月13日至14日、11月26日至27日,我市出現連續區域性大霧天氣,大部分縣(市)能見度小于200米,尤其是2018年11月27日早晨,全市能見度均不足50米。大霧天氣不僅給交通出行帶來諸多不便,同時使氣溫持續偏低,日照偏少,對設施農業也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我市初霜凍普遍集中在201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大廠、霸州初霜凍日較早,出現在2018年10月11日,均為兩站建站以來最早初霜凍日,其它地區初霜凍日均出現在2018年10月27日,接近常年。初霜凍日偏早對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及露地蔬菜影響較明顯。(通訊員 劉艷杰 記者 王曉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