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了《廊坊市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啟動了為期兩個月的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據了解,本次行動以小作坊、小商店、小超市、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五小”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對象;以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品類;以農村食品消費高風險時段和節日期間為重點時段,緊緊圍繞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違規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在食品生產環節,將重點取締生產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非法添加或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以及違法生產加工高風險食品的小作坊。
在食品銷售環節,將清理達不到食品經營許可條件的小食雜店,重點治理批發市場、鄉鎮集貿市場、農村廟會和集市等場所,堅決取締一批無法達到相關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
在餐飲消費環節,將全面核查餐飲服務單位落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原料控制、設備設施維護、餐飲具消毒等制度情況,規范其加工制作行為,及時消除隱患。嚴格監督農村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落實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等制度;監督農村集體聚餐的舉辦者和承辦者落實餐飲食品加工操作規范和執行報告備案制度情況;監督農村小餐飲、“農家樂”履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義務等。
在實施重點檢查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對轄區各類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全面排查檢查,嚴格要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把好食品安全關。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確保食品安全有保障。全市各地還將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手段,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記者 趙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