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通武廊協同創新工作聯席會首次在我市召開,三地達成了以協同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廊坊共識”。
經過充分討論和交流,會議議定由廊坊市科技局牽頭成立三地孵化器聯盟,由武清區科技局牽頭成立三地技術轉移聯盟。同時,三地各舉辦一次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科技活動。強化三地科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建設,健全科技項目建設動態分享機制,進一步豐富三地科技政策匯編、科技專家庫、科技項目庫,加速科技資源共享共用。將更多技術研發平臺納入《通武廊區域創新平臺共享共用目錄》,加速共享共用目錄內研發平臺與三地企業的對接,擴大其影響力和使用范圍,提升其實用性。
據了解,為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廊坊市科技局、通州區科委和武清區科技局按照三地政府簽署的《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要求,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主動對接,共同探索科技合作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三地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積極推動通武廊政產學研合作,相繼簽署了《通武廊科技合作協議》《通武廊科技創新合作備忘錄》,啟動了《通武廊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通過開展區域科技資源共享開放、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聯合構建人才高地、科技金融合作、自主知識產權促進等五大專項行動,通武廊三地“1+1+1>3”的聚合效應初步顯現,“通武廊”已成為京津冀全面提升協同發展質量的先行區。
目前,在三地科技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大廠高新區已入駐電子信息類、智能制造類企業及檢測認證機構18個,大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中信國安集團分別在北京、天津、廊坊設立了創客孵化平臺“國安創客”,通過京津冀互補資源優勢,實現國安創客產品創新和產業孵化,最終帶動京津冀三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協同發展。為拓寬區域創新平臺服務范圍,促進區域間創新平臺資源共享共用,三地共同制定了《通武廊區域創新平臺共享共用目錄》,截至目前,圍繞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已有50家(其中我市15家)平臺載體納入《通武廊區域創新平臺共享共用目錄》,并利用共享共用創新平臺有效地幫助多家企事業單位解決了技術難題,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區域發展的支撐作用。此外,三地還共同編制了《科技政策匯編》,組織了“百家院所走進天津 京津冀協同與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成果對接發布”“通武廊協同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加速三地創新資源融通共享,暢通科技合作渠道,推動“通武廊”三地協同創新工作向縱深發展。(記者 陳正 通訊員 郭麗虹 杜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