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廊坊市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各級組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化解消費糾紛、提振消費信心、守護消費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圍繞放心創建,提振消費信心。廊坊市緊緊圍繞“放心消費創建”這一主題,積極組織150家大型商場、超市、建材等線下實體店開展“線下七天無理由退貨”承諾;組織市內400家大型商場、超市、餐飲、建材等企業參與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審核認定280家“放心消費示范單位”,評選出了明珠集團等省級示范單位110家,共建友好和諧、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切實推動消費升級,提升消費質量,提振消費信心。
圍繞民生關切,守護消費安全。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輿情和投訴舉報監測分析,在不同的重要時間節點、針對重點品種開展系列整治行動,凈化市場環境,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保證消費者權益。秉承“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放心芝麻油、釀造醬油”專項整治行動,對6家獲證芝麻油、4家獲證醬油生產企業實施全面排查,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香油精”行為、虛假標注行為。檢查發現問題隱患22處,已全部整改完成。完成全市519603戶市場主體的排查監管,督促指導農(集)貿市場、商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和消毒殺菌,覆蓋率達到100%。特別是重點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肉、蛋、奶、蔬菜等必需品開展監測檢查。聚焦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產品和行業,以農村和電商平臺為重點領域,圍繞食品安全、知識產權、產品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重點環節部署開展了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酒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建材和日用消費品等重點領域專項執法行動、農資產品專項執法行動等一系列打擊侵權假冒專項執法行動。
今年年初至今,該市共查辦商標侵權類案件101件,罰沒246.09萬元;共查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589件,罰沒款1144.17萬元,查扣違法食品7.43噸,移送公安機關立案6件;共查辦工業產品質量案件107件,罰沒165.84萬元。
暢通平臺建設,化解消費糾紛。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整合維權資源,切實加強12315體系建設,努力將12315打造成“為民服務”熱線,扎實做好消費維權工作。截至目前,該市12315熱線共接收各類信息86344件。其中咨詢52102件;投訴24879件,辦結23771件,辦結率95.55%;舉報9363件,辦結9031件,辦結率96.45%。通過對投訴舉報線索的調查處理,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56.47萬元,有力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12315熱線24小時值守,確保熱線不斷線,服務不斷檔,極大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
推動社會共治,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組織落實食品藥品安全按“四個最嚴”要求開展專項行動,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和食品安全護校行動。對轄區內網絡交易平臺及經營主體進行全天候線上監測。依托廊坊市網絡交易監測系統,運用關聯敏感詞進行監測搜索、數據分析、清洗、歸集,快速建立了電子線索稽查檔案。充分利用網監技術手段,開展對轄區內網絡交易平臺的定向監測。進一步壓實平臺主體責任,采用行政約談、電話約訪等行政手段,建立翔實的平臺及各類平臺主體信息臺賬;督促告誡電商經營者嚴格落實平臺主體責任,不得為違法行為提供交易服務;嚴禁開展各類違法違規的商業營銷宣傳活動。
該市市場監管部門以落實“四個最嚴”為根本遵循,以讓人民吃得放心為目標,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為導向,加大對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生物毒素污染等指標的抽檢力度,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的抽檢,采取在流通環節和生產環節相結合的抽檢方式,提高問題發現率。今年共組織食品抽檢16115批次,其中269批次不合格,截至目前共生成383件核查處置任務(本市抽檢不合格批次加上外省轉來不合格食品批次),均已立案查處。
今年,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你點我檢”“你送我檢”工作安排部署,廊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密切關注群眾需求并啟動此項工作,向消費者征求意見建議,取得了預期效果。截至目前,線上以問卷調查形式組織兩期“你點我檢”向消費者征求意見建議,根據消費者“點出”的食品品種、檢驗項目等進行了100批次的監督抽檢,并隨時關注群眾需求,以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點”“送”活動,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安全感、幸福感。(記者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