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位于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弧心構造帶,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是全省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為加快構建與達州市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地質災害全域整治模式、科學防控體系、分級防治格局,大力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日前,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達州市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完成全市8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除達州東部經開區)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及區劃,完成達川區、萬源市、渠縣3個受地質災害威脅縣城綜合整治,“以搬為主,搬治結合”,分類有序實施搬遷治理,到2025年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1013處,受威脅人數減少50409人,地質災害隱患風險顯著降低。
在建立健全隱患風險識別與管控體系方面,將全覆蓋開展風險調查評價,建立健全隱患風險數據庫,編制完成全市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圖,實現隱患風險精細化管理;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形成“專業監測+預警平臺+責任人+監測員”的立體監測預警格局,探索建立災情預警和成功避險激勵機制;分級分區防控地質災害風險,建立“網格員”體系和“網絡化”管理機制,按照不同預警等級和風險分區,制定統一規范的風險防控標準和預警響應流程。
開展受威脅縣城綜合整治方面,綜合評定8個縣城地質災害風險等級,重點評估達川區、萬源市、渠縣3個重點縣城,建立完善縣城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估體系,指導縣城地質災害綜合整治和國土空間規劃布局;分區實施3個受威脅縣城綜合整治,對縣城建成區和縣城規劃區實施分類整治,劃定縣城用地布局“安全線”,實現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
實施重大隱患搬遷治理方面,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基礎上,加大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力度,鼓勵搬遷群眾向城鎮、中心村集聚;扎實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按照輕重緩急有序開展工程治理,重點治理威脅學校、醫院、場鎮、歷史文化村落、政府辦公場所、重大公用設施、聚居點等無法全面搬遷的隱患點;探索開展“工程治理+”模式,鼓勵因地制宜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生態修復、文化旅游項目開發、康養設施建設、綜合田園體及市政基礎設施打造”等綜合治理,建成一批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地質災害防治示范工程。
達州將在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上,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各縣(市、區)統籌安排地方政府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地質災害整治項目實施。堅持“誰受益,誰出資”,落實受益單位、企業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和義務,鼓勵各地將泥石流治理工程清淤騰庫后的砂石資源由政府統一處置,取得的收益可用于地質災害防治。(來源:達州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