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大起大落,成因復雜,有疫情因素,也有大型豬企歲末沖業績的原因……雖然2022年豬價起落幅度較大,但豬價短期波動并未改變我國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生豬價格漲跌起落很正常,只要調控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金融機構在關鍵時刻“不抽貸,不停貸”,繼續提供信貸支持,養殖企業能努力降低養殖成本,相信生豬產業會繼續沿著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前行。
(資料圖)
近期,生豬價格持續快速下跌,引起有關部門和市場主體高度關注。
這輪下跌,從2022年10月中下旬年內高點開始,跌到2022年12月中旬的近期低點,用時不到兩個月,跌幅高達三成左右。由于下跌態勢陡峭、下跌速度過快,不少中小養殖戶大呼吃不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為此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聽取業內專家和部分市場機構的意見,研究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會議指出,將繼續緊盯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必要時采取收儲等儲備調節措施,促進生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此輪生豬價格下跌之前,豬價曾從2022年4月開始,一路上漲,僅用半年多時間,就漲到了歷史高點附近,被認為是反轉最快、上漲周期最短的一輪“豬周期”。
生豬價格大起大落,成因復雜,有疫情因素,也有大型豬企歲末沖業績的原因……雖然2022年豬價起落幅度較大,但豬價短期波動并未改變我國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
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已連續三年未對生豬生產有任何新提法或新表述,表明生豬產能已全面恢復,生豬產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我國生豬市場受環保和非洲豬瘟等諸多因素影響,2019年一度出現出欄量銳減、豬肉供應緊張的情況。由于豬肉消費事關千家萬戶日常生活,為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201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隨后,相關部門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生豬產能迅速恢復。到2021年底,生豬產能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生豬產能的恢復,標志著生豬產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據此,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未再有與生豬生產相關的表述;最新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同樣也未提及生豬生產。
二是調控機制初步建立,調控效果初步顯現。為調控生豬市場,熨平生豬價格周期性劇烈波動,保護生豬養殖企業積極性,讓消費者買得起、吃得上豬肉,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部門于2021年6月聯合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完善了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同時,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銀保監會印發的《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又從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角度提出了全方位政策扶持措施。2021年9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確定全國能繁母豬存欄保持在4100萬頭左右的調控目標,要求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形成上下聯動、響應及時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2022年6月,農業農村部又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工作考核方案》,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并先后5次召開生豬企業代表座談會、部門協調會、視頻調度會,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通過建立調控機制,發揮政策合力,調控效果初步顯現,生豬基礎生產能力得到鞏固,生豬產業平穩發展擁有了強有力的機制保障。
三是大型豬企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增強,生產積極性提高。隨著我國生豬養殖集中度快速提升,頭部豬企養殖積極性直接影響著生豬價格走勢;而頭部豬企的養殖積極性又與盈利能力密切相關。以往,頭部豬企的商品豬完全成本高企,生豬價格下跌,容易導致企業血虧,影響養殖積極性。近年來,頭部豬企采取各種措施,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盈利能力顯著增強。目前,牧原股份的商品豬完全成本已降至每公斤15.5元左右;新希望2022年11月份常規肥豬完全成本控制在每公斤16.5元左右;溫氏股份肉豬養殖綜合成本2022年11月降至每公斤16.1元,并且公司初步擬定2023年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目標為每公斤15.4元。從頭部豬企商品豬完全成本看,最近這輪下跌,并未導致豬企虧損,即便跌到每公斤18元附近,頭部豬企仍有利可圖。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2022年11月,新希望、牧原和溫氏股份三家豬企銷售收入同比大漲,其中,新希望銷售收入33.54億元,同比增118.63%;牧原生豬銷售收入148.42億元,同比增119.3%;溫氏股份肉豬銷售收入59.33億元,同比增145.47%,與去年同期相比,利潤顯著改善。
四是頭部豬企擴大養殖規模的信心恢復并提升,生豬產業平穩發展的基礎更加扎實。經過2022年下半年生豬價格回升,很多頭部豬企盈利狀況改善,負債率下降,現金流狀況持續好轉,擴大養殖規模的信心恢復并提升。牧原股份預計2022年年底公司生豬養殖產能可達7500萬頭左右,而且隨著前期生豬價格回升,公司現金流情況持續好轉,公司對部分養殖項目開始復工建設;12月10日,唐人神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總募資額11.4億元的定增項目落定,定增資金將主要用于生豬養殖項目,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降低財務風險。
五是金融護航生豬產業行穩致遠。為了支持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近年來,金融機構對生豬產業提供了全方位金融護航。一方面,人民銀行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引導作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信貸投放,擴大信貸投放覆蓋面,讓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都能獲得信貸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積極穩妥開展生豬活體抵押貸款試點,有的地區和機構,還探索開展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抵押貸款試點,生豬養殖企業擁有了更多合格抵質押品,融資更便利,抗風險能力增強。同時,生豬保險和生豬期貨也在推動生豬產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地方,圍繞支持生豬產業,大膽創新,成效顯著。比如,2022年,永安期貨、財通證券和浙商銀行就聯合牽頭推動實施了浙江省最大規模生豬“保險+期貨+訂單收購+銀行融資”的創新試點,這一試點不僅有效增強了養殖戶信心,也讓中小養殖戶擁有了穿越“豬周期”的力量。
生豬價格漲跌起落很正常,只要調控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金融機構在關鍵時刻“不抽貸,不停貸”,繼續提供信貸支持,養殖企業能努力降低養殖成本,相信生豬產業會繼續沿著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前行。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