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監管層三度揮拳“打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8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證監會期貨部組織部分鐵礦石貿易企業和期貨公司召開會議,分析了鐵礦石市場和價格形勢,詳細了解了有關企業參與鐵礦石現貨和期貨交易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鄭重表示,提醒告誡有關企業依法合規經營,不得編造發布虛假信息,不得選擇性引用數據和信息、故意渲染漲價氛圍,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抬價格,不得過度投機炒作。
自2022年11月以來,鐵礦石期貨價格穩步上升。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初至今,鐵礦石2305價格已累計上漲44.34%。期間,1月13日鐵礦石2305價格觸及883元/噸,創7個月以來新高。
截至1月18日收盤,鐵礦石2305報價841.5元/噸,當日漲幅達0.9%。值得注意的是,1月17日,鐵礦石開盤領跌黑色系,收盤大跌4.31%,為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已3次提及要持續加強鐵礦石價格監管,但在3月開工旺季樂觀預期暫未證偽的情況下,礦價對政策的映射更多或將以減倉避險下跌的范式來體現,供需面和政策面能否達成共振仍需時間觀察。
監管層三度“喊話”
實際上,今日并非鐵礦石市場年內首度受監管層關注。
1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文表示,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過快上漲等情況,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組織召開會議,分析研判鐵礦石市場和價格形勢,聽取業內專家和部分市場機構意見,研究加強鐵礦石價格監管工作。
文中特別指出,經研判,專家認為,近一段時間,在市場供需基本面總體穩定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快速大幅上漲,存在明顯炒作成分。專家建議,加強鐵礦石價格監管,特別是嚴厲打擊夸大市場信息、渲染漲價氛圍、期現貨聯動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
1月15日,國家發改委二度發文稱,近日個別鐵礦石資訊企業轉載不實舊聞,混淆視聽,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第一時間約談有關資訊企業,提醒告誡相關企業發布市場和價格信息前必須認真核實、做到準確無誤,不得編造發布虛假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抬價格。
而今日,國家發改委發文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證監會三部門聯合提醒告誡有關鐵礦石貿易企業和期貨公司,可謂打出了一套強有力的監管“組合拳”。
供需與政策待共振
短短半月內,鐵礦石多次遭到監管層關注和喊話。那么,究竟鐵礦石緣何價高?
對此,方正中期研究院黑色金屬與建材研究中心研究員梁海寬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鐵礦石期現價格近期持續走強,本輪反彈從前期低點至今盤面累計漲幅已接近 300 元/噸。國內經濟活動恢復,地產投資邊際向好帶來的鐵元素總需求恢復強預期成為驅動本輪黑色系估值抬升的主要邏輯。”
梁海寬補充道,“海外宏觀方面,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帶來的美元流動性邊際寬松,提升了商品市場短期風險偏好,也對鐵礦價格形成上行驅動。從鐵礦自身基本面來看,隨著外礦發運進入淡季,國內供給短期受限以及下游鋼廠的集中補庫有所走強。”
關于礦價后市表現,“鐵礦短期上行動能雖有放緩的可能,但考慮到節前鋼廠仍有一定的補庫需求且終端需求改善的強預期短期較難證偽,鐵礦價格短期向下調整的空間也較為有限,可以嘗試賣出看跌期權以收取權利金。”梁海寬表示。他認為,中期來看,在需求端恢復強預期無法被證偽前,黑色系05合約的估值仍有支撐。但從鐵礦當前的期現結構和品種間價差來看,短期進一步上行的動能將放緩,盤面已較為充分地計價了預期。
申萬期貨研究所黑色分析師李公然向記者表示:“參考近兩年來發改委對礦價干預的情況,政策持續發布的時間跨度1個月左右,而政策首次發布后的1-2個交易日內,盤面的政策敏感度最高,政策干預的效果也較為顯著,換句話說目前850元/噸附近的盤面價格仍將面臨持續的政策風險。”
李公然分析認為,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臨近春節,鋼廠對鐵礦的補庫強度峰值已過,港口的鐵礦庫存也呈現出季節性的累庫。但目前220萬噸以上的鐵水、鋼廠偏低的爐料庫存,疊加節后面臨的高爐季節性復產,都將對鐵礦價格形成一定的正向支撐。在3月開工旺季樂觀預期暫未證偽的情況下,礦價對政策的映射更多或將以減倉避險下跌的范式來體現,供需面和政策面能否達成共振仍需時間觀察。
展望黑色系后市,李公然認為,在3月上旬真正檢驗旺季需求成色之前,成材基本面供需兩弱的格局較難被打破,整個淡季的價格將會在成本定價、預期驅動的格局下運行。在海外通脹延續回落、國內需求逐步見底回升的宏觀背景下,產業低庫存+淡季供需雙弱的格局給予了價格進一步向上發酵的土壤,螺紋05合約有進一步向上沖擊4300附近電爐成本的可能。而長流程利潤逐步恢復,疊加爐料庫存的低位,使得礦價短期的供需層面矛盾并不突出,礦價的走勢一定程度上仍由成材主導。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