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盤豆粕一度創出合約新高,但大連豆粕僅是維持高位振蕩,上行力度偏弱。展望后市,南美天氣炒作告一段落,國內豆粕供需格局有望進一步寬松,豆粕期貨振蕩回落的概率較大。
干旱炒作告一段落
(資料圖片)
受拉尼娜模式影響,近幾個月,阿根廷主要大豆產區和巴西的南里奧格蘭德州遭受嚴重干旱,阿根廷大豆生長優良率一度下降至3%的低點,但近期阿根廷大豆產區降雨增多,大豆長勢明顯好轉。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稱,截至2月1日當周,阿根廷2022/2023年度大豆種植進度達到100%,過去一周的降雨使得土壤墑情改善,47%的大豆狀況在一般到優良區間。該交易所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為4100萬噸,低于2021/2022年度的4330萬噸,并估計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為1620萬公頃,比上年度的1630萬公頃減少10萬公頃。
另外,巴西新作大豆逐步收割上市,豐產預期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的供應壓力。巴西私營咨詢機構AgRural本周一表示,迄今巴西農戶已經收獲超過1400萬噸的大豆。截至2月2日,巴西2022/2023年度的大豆收獲進度為9%,高于一周前的5%,低于去年同期的16%。該公司預計巴西大豆產量將超過1.5億噸,比上年增加2000萬噸以上。但是由于需求不振以及雷亞爾貶值,農民銷售大豆意愿不強。據調查,截至去年12月底,巴西農戶已經預售22.9%的2022/2023年度大豆,為2008/2009年度以來的最慢進度,這也意味著巴西大豆供應壓力后延,將成為國際大豆市場的長期壓制力量。
豆粕供應相對充裕
由于壓榨利潤較低,去年大豆壓榨廠家進口積極性不高,使得去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降至近幾年低位,沿海地區油廠大豆庫存、豆粕庫存長時間處于近幾年偏低水平,豆粕現貨供應緊張,基差長時間處在歷史最高水平。近幾個月以來,隨著油廠壓榨利潤改善,油廠買船積極性提高,大豆進口量快速上升,沿海油廠大豆、豆粕庫存迅速恢復,至今已經恢復至正常年景水平。
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大豆進口量達1056萬噸, 環比增加321萬噸,增幅44%;同比增加169萬噸,增幅為19%。據監測,2023年第5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未執行合同均上升,豆粕庫存略微下降。其中大豆庫存為493.17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07.71萬噸,增幅為27.49%;豆粕庫存為45.42萬噸,同比增加11.11萬噸,增幅33.76%。
下游需求不容樂觀
由于春節前養殖產品集中出欄,一般春節后是飼料生產的相對淡季,豆粕需求自然階段性下降。而且目前生豬價格跌至近幾個月低位,養殖企業補欄積極性不高,中長期看也不利于豆粕的飼料消費。據Mysteel對國內主要油廠調查(按樣本點調整后口徑)數據,2023年第5周,由于節后補庫,豆粕表觀消費量增至108.88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1.71萬噸,增幅為12.05%,但仍處于近3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綜上所述,南美大豆產區降雨以及巴西大豆收割步伐加快,天氣炒作窗口逐漸關閉,世界經濟衰退的擔憂又使得世界大豆需求不振,這將導致美豆上漲乏力。國內豆粕供應趨增,下游需求又進入階段性淡季,豆粕期貨易跌難漲。(作者單位:金期投資)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 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