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因市場供應較為充足,豬肉消費階段性偏弱,生豬價格總體低位運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采集點的監測,4月份第2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4.6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8%,同比上漲14.3%。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4.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2.0%,同比上漲11.3%。全國30個監測省份豬肉價格全部下跌。全國仔豬平均價格36.8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4%,同比上漲49.7%。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正值豬肉消費淡季,由于前期一些養殖場戶壓欄惜售,豬肉產量還在增加,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一些養殖場戶出現階段性虧損。但近期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有所回落,利于緩解養殖虧損局面,加上五一、端午節日拉動,豬肉消費需求將會增加。綜合判斷,生豬養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
“生豬價格未來走勢可能會在低位徘徊游移,但進一步持續下跌或者大跌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一方面生豬期貨走勢會引導豬企補欄和出欄節奏從而影響生豬現貨市場走勢;另一方面國家儲備肉收儲機制和行業信息通報機制也會適時啟動以防止豬價大起大落對行業可持續發展與食品保障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盜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豬肉價格持續不振
豬肉產品作為事關民生的產品一直備受關注。
事實上,今年的生豬價格一直難有起色。據豬易數據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1日標準體重生豬平均價格為16.48元/公斤,此后便震蕩走低,并在2月初跌破14元大關。2月底,受到首批豬肉收儲消息提振,豬價開始抬頭卻幾番逼近16元而未能突破。直至在4月中旬,豬價再次出現年內價格低點,4月16日標準體重生豬平均價格為13.85/公斤。此后連續兩天,豬價繼續在14元以下徘徊,分別為13.98元/公斤、13.86/公斤,直至4月19日標準體重生豬平均價格回升至14.17元/公斤。
柏文喜指出,生豬價格未來走勢可能會在低位徘徊游移,但進一步持續下跌或者大跌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一方面生豬期貨走勢會引導豬企補欄和出欄節奏從而影響生豬現貨市場走勢,另一方面國家儲備肉收儲機制和行業信息通報機制也會適時啟動以防止豬價大起大落對行業可持續發展與食品保障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豬價的走低正是受到近期生豬市場持續供大于求的影響。
據了解,當下豬肉市場供應充足。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大體上一年出欄7億頭豬,平均兩人一頭豬。而今年一季度生豬出欄近2億頭,出欄增加疊加消費淡季,導致生豬價格出現下跌。
但目前生豬生產波動仍然平緩。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實施了生豬產能調控方案,核心指標是能繁母豬,按照目前供求狀況,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100萬頭的95%—105%都是合理區間,只要在這個區間波動既是合理的,也是穩定的。
生豬養殖有望扭虧為盈
當前正值豬肉消費淡季,由于前期一些養殖場戶壓欄惜售,豬肉產量還在增加,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一些養殖場戶出現階段性虧損。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消息,截至4月14日,全國豬料比價為4.24,環比下降1.85%。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208.12元。
事實上,國內生豬養殖的盈利自去年年底便由正轉負,已持續虧損近5個月。
但令人欣慰的是,曾衍德表示,綜合判斷,生豬養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養殖虧損程度整體將輕于上年同期,價格起落有望趨于平緩。
在他看來,近期飼料原料價格有所回落,利于緩解養殖虧損局面,加上五一、端午節日拉動,豬肉消費需求將會增加。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表示,有關方面分析認為,目前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充裕水平,生豬價格進一步明顯下跌的可能性較小;隨著后期豬肉消費穩步恢復,生豬價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區間。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豬生產和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存欄量及豬肉產量都位居世界首位,而生豬穩產保供一直是“三農”工作的重點任務。生豬和豬肉市場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既要防止肉價過高增加居民負擔,也要防止肉價過低傷害養殖企業積極性。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專門出臺了豬肉儲備調節預案,通過儲備調節等手段,推動生豬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無論是在去年9月豬價迅速上升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個月內先后四次投放儲備豬肉,還是針對今年豬價低迷的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于2月份掛牌收儲今年第一批2萬噸中央豬肉儲備,督促指導各地同步收儲“托市”,都體現出政府對于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的決心。
而除了政府的調控外,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還對《華夏時報》記者建議,通過“線上+線下”雙線閉合,以供應鏈金融為指導,信息技術為依托踐行和落實的“保險+期貨”模式,聯合養殖戶、期貨交易所、證券期貨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貨市場價格作為保險產品中的價格指數確定目標價格和賠付標準,更加精準地反映了未來市場預期,不僅提高了保險設計的精準度,還有效地保障了養殖戶收入穩定。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