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甲醇整體走勢振蕩偏弱,從盤面來看,受供應增加預期壓制,反彈較為乏力,而現貨方面,內地小幅走弱,港口受5月上旬到貨偏少支撐,基差維持偏強。然而令市場感到困惑的是,甲醇庫存位于5年同期低位,煤制生產利潤逐步改善,盡管當前的基本面表現偏強,但仍然沒有逃過“預期差”走勢,即便4月份曾階段性走強,但高度也十分有限。
供應端壓力不凸顯,甲醇卻頻現 “預期差”行情
期貨日報記者觀察到,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假期歸來,甲醇盤面跳空低開,跌破2300元/噸關口。隨著美聯儲加息落地,悲觀擔憂情緒外溢,甲醇期價進一步下探,最低觸及2243元/噸,刷新近兩年新低。
(相關資料圖)
實際上,“預期差”行情在今年的甲醇市場中頻現。自3月以來,伊朗裝置重啟后,市場普遍有進口會大幅增加、庫存會累積的預期,但一直沒有兌現。
記者了解到,甲醇2月份進口量出現大幅提升,超過100萬噸,3月份進口量進一步增加至113萬噸。1—4月份甲醇進口預估總量為397.8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4.09萬噸,而1—4月份累計產量為2497.46萬噸,低于去年同期32.17萬噸。從進口和國產供應來看,甲醇市場供應出現一定下滑,市場預期差出現。
當前也一樣,盡管庫存一直處于低位,且利潤有所改善,但節后甲醇供應恢復迅速,西北本周已經開始累庫了,進口后期也會大量增加,市場預期開始逐步走弱,利空在逐步兌現落地,甲醇市場預期差再一次出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國甲醇市場供應端壓力不凸顯,這也是甲醇基本面最大的特點。
“從去年11月份開始,甲醇行業開工整體偏低,產能利用率不高,部分產量損失。”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上海分院負責人夏聰聰表示,西北主產區企業庫存未如期累積,廠家庫存水平不高。甲醇生產企業在4月份檢修計劃明顯增加,隨著裝置陸續停車,行業開工水平逐步回落,跌破七成,最低僅有64.65%。“1—4月份甲醇累計產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供應端出現一定收緊。沿海地區庫存維持低位波動態勢,國內貨源供應壓力不大,下游市場剛需弱穩,港口庫存圍繞70萬噸波動。”她說。
同樣,在紫金天風期貨甲醇分析師吳宏翔看來,今年甲醇市場整體內地供應較低,3—5月又為內地裝置集中春檢,內地供應同比處于低位。而港口方面,伊朗裝置3月中下旬才陸續恢復(比往年晚一個月),4月份的進口量僅為95萬噸附近,對于港口壓力十分有限。
中信建投期貨甲醇分析師劉書源表示,今年港口庫存偏低,主要原因是內地貨源發往港口的貨物偏少,以及進口貨源直接發往MTO工廠所致。
據他介紹,通常港口的貨源分別由進口和內地組成。內地的貨源包括:川渝的船貨,河南的汽運,也有安徽阜陽汽運。2023年年初川渝的貨偏少,主要因前期冬季限氣停車,之后又再度階段性短停;河南甲醇裝置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基本處于停車狀態,整體去往港口的貨源也偏少。2023年國外的進口貨源大多直接發往MTO工廠,去社會庫的偏少,且社會庫提貨也較2022年好一些,華東的需求同比此前疫情最差的時候也有明顯的恢復。基于以上因素,2023年港口庫存偏低。
夏聰聰告訴記者,事實上,2022年經過持續去庫,市場面臨的高庫存壓力得到緩解,甲醇港口庫存在2023年年初就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低庫存從側面反映甲醇市場供需矛盾未進一步激化,但今年以來工業品整體需求均不佳,內需疊加外貿提振作用有限,下游訂單不足向上形成負反饋。
影響“預期差”行情的關鍵因素在于成本端與庫存的變化
“就基本面而言,目前支撐甲醇底部的是港口及內地的低庫存,但考慮到甲醇本身的季節性,當5月內地春檢陸續回歸及港口進口增量兌現后,大概率進入累庫階段,低庫存利多支撐有限。”吳宏翔表示,而從上游利潤來看,內蒙目前現金流利潤仍有200元/噸左右,考慮到目前低庫存而春檢仍未完全結束,現階段的利潤是較為合理的。但隨著春檢供應回歸及淡季需求支撐有限,預計上游利潤會季節性走弱,但這也要觀察煤炭成本端的情況。
對此,劉書源表示,雖然短期甲醇基本面沒有出現太明顯的變化,但市場對于成本端(煤炭)的預期較差。2023年期貨市場上,以甲醇當作中長期煤炭空配的人偏多,空頭給予的壓力偏大。雖然夏季可能會對動力煤價格形成擾動,但隨著上游煤炭供應的不斷釋放,市場預期下半年煤炭價格會進一步走弱的觀點較多,甲醇成本支撐下移,甲醇期價重心不斷下滑。
從產業周期上看,由于2021—2022年煤炭價格高企,導致煤化工整體利潤較低,使得部分邊際產能開始淘汰,甲醇也是同樣的情況。
據吳宏翔介紹,甲醇一二季度維持非常低的開工率,低利潤下產業開始主動去庫存,這樣使得春檢3—5月供應繼續收縮下,上游利潤有所改善。
“在這種低庫存現實較強,而5月供應回歸預期較差,現實與預期劈叉較多的情況下,造就了‘預期差’的出現。”吳宏翔說。
記者了解到,當前,影響甲醇行情的關鍵因素仍在于煤炭成本端是否會繼續走弱,以及5月開始的季節性累庫能否持續兌現。
“如果成本端繼續向下,疊加甲醇自身基本面走弱(持續大幅累庫),那在成本和基本面共振的情況下,甲醇向下仍有一定空間,或者說底部還沒有出現。”吳宏翔表示,此外,市場還需要關注下跌后需求端的利潤能否改善,從而使得需求走強,這主要體現在甲醇下游MTO裝置上。“目前來看浙江興興69萬噸/年裝置是否會停車,而盛虹80萬噸/年裝置何時開車是市場中比較大的變數。”他稱。
“對于甲醇市場后期走勢,市場要重點關注裝置重啟及進口量的變化。”夏聰聰表示,國際油價調整,海外市場報價下調,甲醇進口成本降低,后期流向國內市場貨源增加,對沿海市場沖擊力度將提升。
在她看來,5月份甲醇市場需求缺乏亮點,供應弱穩疊加進口增加,市場將步入緩慢累庫階段。當前甲醇現貨市場維持深度升水狀態,基差高位運行,尚未出現收斂,高位基差難以持續,或通過現貨價格下跌得到修復。
展望后市,劉書源認為,甲醇的供需兩端均承壓明顯,2309合約作為傳統下游的需求淡季合約,市場人士傾向于空配,每年比較經典的9-1反套策略或可以逐步關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