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碩果盈枝。
又是一年豐收季,
在武清開發區這片投資興業的沃土上,
一場場簽約見證發展,
一個個項目高歌猛進,
一批批企業揚帆起航,
遍地皆是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畫卷。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增強發展后勁的硬核支撐。前三季度,武清開發區共引進項目197個,其中落地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項目122個,引資到位額43.8億元,招商引資碩果滿枝。
盤活閑置資產 喚醒招商資源
充分挖掘閑置資產發展潛能,成立資產盤活工作專班,建立領導班子包聯盤活機制,細分在建、在談、閑置、爛尾項目,分類施策,大力實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工程,通過收回土地、限期開發、合作開發、引導轉讓和承租轉租等方式,讓“閑置存量”轉變為“優質增量”,為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打好堅實地基。目前,累計盤活土地、廠房、樓宇50.58萬平方米。
產業鏈招商 打造產業生態圈
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將項目招引重心向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高端時尚消費等主導產業傾斜,持續加大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招引培育力度,前瞻布局未來智能、低空經濟、前沿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新動能,中澤九州、天大智能感知、數引網、中吉當康、中材建設等一批優質項目接連落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創新平臺引育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聚力打造科創策源“強引擎”,強化科技創新要素聯動和融通創新,充分發揮創新平臺作用,不斷構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協同創新格局,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加速孵化、轉化、產業化。前三季度,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轉化與企業技術需求對接會6場,引進科瑞華安、格致博雅、慧樸信息等孵化項目28個。同時,做大創新主體,實施科技型企業后備培育工程,新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6家、雛鷹企業100家、瞪羚企業8家、領軍(培育)企業5家。
高水平對外開放 釋放外資吸引力
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與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中心)簽署招商合作協議,邀請德國生物醫藥企業團組、韓國生物醫藥企業團組、俄羅斯企業代表團來區交流合作,先后赴德國、西班牙、丹麥、法國、瑞士、俄羅斯、英國、瑞典等國開展招商推介活動,不斷釋放外資“磁吸力”,引進馬勒泵系統、中倍盈碳、厚華國際貿易等一批優質外資項目,艾默生、尼波、凌昆科技等外資企業紛紛增資擴產。
擦亮“金字招牌” 以營商換“贏商”
始終秉承“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理念,持續擦亮優質服務“金字招牌”,制定《武清開發區營商環境躍升行動方案》,圍繞企業服務、科技創新、金融支撐、人才引育等方面,推出十大具體舉措,加快推動園區營商環境躍升。全力搭建企業常態化對接平臺,加強產業互通、資源共享,圍繞智能科技、汽車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等領域開展產業撮合會10余場,促成近20家企業合作。同時,充分發揮企業產品展示中心優勢,高頻次組織園區企業開展精準對接,助力企業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打通園區供需“內循環”,創造營商環境優、招引優勢強、產業發展好的“磁力場”。
當前,已進入沖刺四季度、奮力奪全年的關鍵節點,武清開發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以“三量”“三新”工作為抓手,以服務京津產業新城為發力點,扎實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區委“3+1+1”工作思路落地落實,拿出“拼”的姿態大抓招商,努力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