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1月17日從廣州增城警方獲悉,上周(1月9日-1月15日),增城區(qū)電信網(wǎng)絡詐騙警情環(huán)比下降27%。本周受害人中,男性居多,約占54%;平均年齡33歲,主要分布在18-45歲;本地戶籍和外省戶籍基本持平;初中及以下學歷30%、大專及以上學歷占36.8%;教師、學生、個體戶、公司職員、工地工人被騙較多。冒充客服約占33.3%,同比上升157.1%;刷單兼職約占24.1%,同比上升116.7%,代辦貸款約占13%,同比上升100%。
□ 代辦貸款詐騙:
個體戶被假冒“信貸專員”詐騙12萬元
增城區(qū)個體戶黃女士接到“+”號開頭銀行“信貸專員”電話,稱響應國家復工復產(chǎn)政策,幫助企業(yè)紓難解困,現(xiàn)在貸款即可享受“免押、低息、無門檻、秒到賬”政策紅利。黃女士因資金短缺,確有貸款需求,于是按照對方指引下載APP申請貸款,操作后顯示提現(xiàn)失敗,對方先后以“卡號錯誤”“信用不良”“驗流水”等理由誘導事主多次轉(zhuǎn)賬共計12萬元,后發(fā)現(xiàn)被騙。
警方提醒,所有正規(guī)單位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收取任何費用。先交錢再放款的都是騙局;辦理貸款請選擇正規(guī)金融機構(gòu)。
□ 虛假征信詐騙:
一街坊被假冒“銀行員工”詐騙6萬元
增城李先生接到“192”開頭電話,對方自稱某銀行工作人員,稱李先生名下一張信用卡欠款逾期,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條例如實上報,將影響個人征信,并準確說出李先生的姓名、身份證和卡號。李先生確信了對方“銀行員工”身份。期間,對方以幫助消除信用卡不良記錄為由,多次騙取李先生短信驗證碼,并將銀行卡內(nèi)6萬元全部轉(zhuǎn)走,收到刷卡提示短信后,李先生才意識到被騙。
警方提醒,如接到自稱銀行、京東客服電話,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平臺核實,要轉(zhuǎn)賬、清算資產(chǎn)來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詐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張丹羊 通訊員:增公宣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