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1日,記者從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獲悉,中鐵七局廣州公司從埔高速項目石背山大橋預制梁架設完成,這標志著項目收尾階段取得重大進展,為進一步推動2023年建成通車創造了條件。
(資料圖片)
石背山大橋谷底有盤山公路
石背山大橋地處山谷地貌,記者現場發現,山谷地勢險峻,有盤山公路繞著山谷。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石背山大橋起訖里程為: K5+253.823-K5+669.633,全橋長410.81米,5-8#墩為方柱墩,方柱墩尺寸在2.2*2.2m與2.4*2.4m之間,墩身高在37-40m之間,施工安全風險較大。
難度一:陰雨綿綿,施工克服雨季山谷打樁難題
在大橋樁基施工中,項目工作人員因地制宜,靈活根據地質條件選用成樁方法,加快施工進度。
特別是雨季,石背山處于低洼地勢,對于地形復雜的施工環境無疑是雪上加霜。為積極克服降水頻繁等惡劣天氣對工期的影響,克服樁基旋挖鉆鉆進難題,項目部積極調整班組全天候不間斷施工,優化調整施工工序,多處樁基掘進、混凝土澆筑工序都在雨中完成,安排夜間加班加點施工,為工程節點贏得了寶貴時間,從根本上保證了樁基成孔速度。
難度二:高聳入云的墩身如何建
石背山大橋地處低洼地形,面對狹窄、險峻施工環境,項目工作人員加強過程管控,克服了征拆協調、道路運輸、材料供應等困難,堅持“施工生產,技術先行”的理念,針對狹隘地區高墩柱施工難題。
為確保墩身質量,工作人員從最基礎的測量全力攻克技術難點,從墩底施工開始控制,同時輔以全站儀每模校正,直至蓋梁施工完成,確保了橋梁高墩墩身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
在墩身施工過程中,為確保墩身施工按期完成,項目部精心編排施工計劃,大幅度提高墩身施工模板周轉率。工作人員根據墩柱施工特點增加模板配置,現場相鄰墩柱配置10m模板,每個墩柱使用2m模板作為基礎支撐模板,剩余6m進行支模澆筑混凝土,現場共計配置60m模板進行施工,同時全橋全面鋪開施工作業面,使工期大幅縮短。
模板拼裝有竅門
自石背山開工以來,為確保大橋高墩施工安全,項目部不斷優化施工方案,采用全封閉式施工。
墩身模板采用腳手架一體定形鋼模,將模板外操作平臺與模板結合為一體。工作人員采用角鋼與鋼筋焊接成6m高操作平臺,在安裝模板的同時同步完成施工操作平臺的施工,大大節省了模板拼裝時間,解決了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噪聲和粉塵污染問題。同時,改善工人作業環境,有效增加了施工安全系數,提高了施工效率。
最終,項目部通過優化施工工藝,加強現場管理,不僅克服了拆遷難度大、地形高差大、機械作業困難、墩柱施工風險高等難題,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和成本措施費用,有效節省了工期,按期實現了橋梁主線架設任務。
據介紹,從埔公路項目北接大廣高速和佛清從高速公路,南連廣河、北二環等高速公路,其建設將在廣州中心城區東側形成新的南北向過境通道,緩解大廣高速、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及廣州繞城高速的交通壓力,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重要補充;同時該項目構筑了從化區直連黃埔、番禺區新的快速通道,對加強廣州組團間的交通聯系,加快從化地區的旅游資源開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曾衛康、高鶴濤 通訊員 鄭立冰、吳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