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千樹水連環,半馬蘇河十八灣。4月22日清晨7點,2023上海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在普陀區地標建筑天安千樹門前鳴槍起跑,4000位路跑達人齊聚一堂,用腳步丈量蘇河美景,感受城市繽紛秀帶的無窮魅力。
奧運冠軍領銜,“蘇河半馬”首亮相
普陀區擁有上海市區最長的蘇州河岸線“21公里”,恰好一個半程馬拉松的長度。為貫徹落實上海市委市政府關于“一江一河”建設的決策部署,普陀區借助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提出了“半馬蘇河”概念,全力打造世界級濱水區。一座集景觀綠地、體育健身、工業遺存等元素于一體的“半馬蘇河公園”應運而生。
(資料圖)
本屆賽事以“海派煙火地,蘇河新活力”為主題,起點位于大洋晶典·天安千樹,終點就設在云嶺東路的半馬蘇河公園。21.0975公里的賽道途經上海造幣博物館、華東師范大學等普陀地標建筑,讓跑者可以盡情感受“半馬蘇河”沿線鮮明的紅色基因、厚重的工業文明、澎湃的發展活力和宜人的生態基底。
雖然未邀請外籍精英選手,但首屆蘇河半馬依然吸引了奧運冠軍加盟。當天, 2012年倫敦奧運會帆船冠軍徐莉佳驚喜亮相,并作為領跑員與4000名跑友一起踏上了賽道,共享這場體育盛宴。
跨越2000公里,為“上馬品質”而來
最終,來自吉林大學的馬瑞率先沖過終點線,以1小時03分46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組冠軍;而上周剛剛在北京半馬跑出1小時11分佳績的劉敏,則以1小時13分19秒的成績榮膺女子組第一。
賽后,首次來滬“跑馬”的新科冠軍馬瑞告訴記者,自己跨越2000多公里從東北趕過來,就是奔著上海的路跑氛圍和品質來的,“今天跑下來感覺非常好,雖然折返多,但賽道平坦,大家也很熱情,一路都聽到了加油聲,最終也刷新了個人PB。”
而當天和馬瑞一樣創造個人最好成績的還有許多跑者。對此,主辦方表示,2023上海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雖然是首次辦賽,但作為上馬系列賽的其中一站,“蘇河半馬”堅持以“上馬品質”高標準做好保障。賽事組委會與賽事運營團隊、醫療救護團隊、公安保障團隊、志愿者團隊緊密配合,打造了一套多維度、全覆蓋、快響應的保障體系。
比如在賽道起終點及沿途,除街道保障人員外,917位來自普陀區機關和上海市各高校的志愿者,就與130余名裁判員共同編織起了一張安全網,為賽事全程護航。
一天四賽,申城“跑馬”熱潮火速回歸
都說“一場馬拉松認識一座城”,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城市正將馬拉松作為提升城市形象與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在上海,系列馬拉松賽事更是展現魔都城市魅力、激發城市發展新動能、提升城市創新活力的重要一環。
記者注意到,就在蘇河半馬舉辦當天,上海其他區域也有多場馬拉松賽事同步進行。從靜安區的女子半馬到松江區的佘山半馬,再到楊浦區的森林越野半馬,同一天,一城四場半馬賽事,意味著申城全民“跑馬”熱潮正火速回歸。
而根據上個月發布的《2023中國田徑協會路跑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已經備案的路跑賽事達133場。單在上周末,全國就有包括北京半馬、上海半馬、武漢全馬等近20場A類馬拉松賽事同時鳴槍起跑。
盡管與2019年全國全年1800多場馬拉松賽事的高峰相比仍有差距,但看到賽道上揮灑汗水、挑戰自我的跑友,21.0975公里沿途志愿者的笑臉,聽到城市中隨時駐足的市民的吶喊加油聲,我們有理由相信,走出疫情陰霾的馬拉松正在“跑”出體旅復蘇的新速度,也將成為燃動申城發展魅力與活力的最好注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