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網言】
機票和火車票的搜索量顯著上漲,旅游產品的咨詢量大幅增加,酒店民宿的預訂量持續走高……近日,各大出游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文旅市場明顯升溫。數據折射出大眾文旅消費需求的加速釋放,不僅是助力行業恢復信心的及時雨,也是推動市場主體優化產品供給的助推器。
當前文旅市場升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不斷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力促進了文旅需求恢復。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接連發布相關政策舉措,加快推動文旅行業復工復產。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新發布的《旅游景區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修訂版)明確,旅游景區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區、市)黨委、政府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確定,不搞“一刀切”。這些舉措從供需兩端發力,帶動文旅市場回暖。
近年來,我國文旅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給文旅市場主體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隨著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市場不斷發展,我國文旅消費需求呈現明顯升級趨勢: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休閑度假轉變,需求更為豐富和個性化。這對于文旅市場主體來說既是新的增長點,也意味著更高的要求。供給側的市場主體要緊跟文旅消費升級新趨勢,打造文旅產品新供給,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優質產品和服務。
文旅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也是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在需求側,優化疫情防控為文旅需求的釋放創造了條件;在供給側,優化文旅產品和服務逐步成為業內共識。從供需兩端發力,讓供給和需求在更高水平實現動態平衡,就能推動文旅市場加速升溫,促進經濟運行實現整體好轉。
(原載于《人民日報》?作者:王珂?摘編:項鋒、楊心悅)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30日?02版)
[ 責編:袁晴]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