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部相機、一輛摩托車、一雙耐磨的皮靴、一份干糧……常年與青山為伴,每天穿梭在林區間,用心守護著瀾滄江畔的每一棵草木。
這是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生態管護員樂尕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今年58歲的樂尕,是已經有著6年工作經驗的老管護員了,這6年,樂尕走遍了村里每一處草山河流,也救助過很多野生動物,看到家鄉的生態環境越變越好,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用實際行動履行著生態管護員的職責。
初春三月,記者驅車來到雜多縣的昂賽鄉,這里的氣溫依舊在零下,瑟瑟的寒風吹得樹枝嗡嗡作響。這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屬于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是青藏高原雪豹最集中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這里可以看到高大的雪山和壯麗的丹霞地質景觀,可以感受依山傍水和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的生態美。
(資料圖)
隨著汽車駛入年都村境內,在山腳下便看到了樂尕的身影,他如往常一樣,戴著印有“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巡查”字樣的紅色袖章,在枯黃的草原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而他所走過的地方,也都會變得干干凈凈,飲料瓶、廢紙板……大大小小的垃圾全數被收納在了摩托車上的環保袋中。
一次次的彎腰撿拾,讓樂尕看起來顯得有些疲憊,但他依舊不停地前行,因為在他的心里,家鄉的草原不能有垃圾。
“當了生態管護員后,收入增加了,環境也變好了。如今,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樂尕一邊走一邊說。
正如樂尕說的那樣,如今在瀾滄江源園區共落實生態管護公益崗位7752個,實現了園區內有戶籍牧戶“一戶一崗”,越來越多的牧民主動參與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隊伍中。
波濤洶涌的瀾滄江在山谷間奔涌向前,巍峨壯觀的群山峻嶺矗立在大江兩岸,跟著樂尕的腳步,沿途隨時可見巖羊、旱獺、沙狐貍等野生動物在山間覓食。這樣的生態體驗,讓本來有些枯燥乏味的巡護工作一下有了新的樂趣。
樂尕說:“這里的一草一木,還有跑來跑去的野生動物,它們都是我們牧民最好的朋友,而每一次巡護,就是我和我的這些朋友們加深感情的最好過程。”
來到一處山頭,樂尕拿出望遠鏡開始仔細觀察,然后在管護日志寫道:“今日巡護10公里,一切正常。”
巡護結束后,在一處電信基站旁,樂尕停住了腳步,他將今天巡護時拍的一些照片發送到了微信工作群里,打開群聊記錄,可以發現上面詳細記錄著每位管護員每天的巡護照片,而他們的微信步數常常超過三萬多步,樂尕說這是每一名管護員每天的“作業”。
“管護員的工作看似簡單,實際卻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馬虎。”聊起管護工作樂尕打開了話匣:“我們管護員每天都會寫管護日志、每個月巡山次數不少于5次、對管護區內違規違法破壞環境資源和偷獵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和上報、觀察和記錄牧草長勢、引導和教育牧民、監督處理垃圾和自己帶頭撿垃圾、保護好管護區內的重點保護對象、對于沒有合法手續的外來人員進入要及時制止和上報等內容。”
當問及這樣的管護工作是否辛苦時?樂尕笑著回答:“不苦,因為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在保護著我們,更何況保護生態是一件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