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停靠拉薩站。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省委宣傳部聯合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于3月28日啟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天路煥新顏主題調研采訪活動”。西海全媒體記者跟隨采訪團,深入感受青藏鐵路開通給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等方面帶來的巨大變化。
3月30日11時許,一列滿載著肥料的列車途經青海,最終停靠在拉薩西站,上百名工人忙著裝卸、搬運貨物,大家干得熱火朝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青藏集團公司管內較大的貨運站,拉薩西站主要承擔拉薩市及周邊地區的貨物到發業務。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拉薩車務段拉薩西站黨支部書記文偉介紹,貨場面積為67萬平方米,有到發線12條、貨物裝卸線路11條、專用線7條,主要發送貨物品類有金屬礦、水泥熟料、礦泉水、啤酒等,主要到達貨物品類有食品、百貨、化肥、建材、鋼鐵、煤、水泥、成品油等。
“快一點,大家盡快把貨物運送到物流車上。”貨場內,阿旺一邊忙著收貨,一邊督促員工卸貨、裝運。阿旺是青藏鐵路沿線色瑪村的村民,也是東方洋程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
青藏鐵路開通之前,阿旺是一名汽運裝卸工,靠打工維持一家4口的生計。青藏鐵路開通后,大量貨物通過鐵路運輸,色瑪村因毗鄰貨場。借助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阿旺憑借多年的裝卸經驗,成立了物流公司,帶著村民一起致富,如今事業干得風生水起。
“以前我們村子出行不太方便,這些年依托青藏鐵路的帶動,村里的變化非常大,如今我們都住上了獨棟樓房,開上了汽車。”在貨場工作的村民說。
沒通鐵路之前,色瑪村是一個半農半牧的村莊,村民們以種田、放牧為主,生活條件比較艱苦。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運營后,大量物資通過拉薩西站運送到拉薩周邊的千家萬戶和各大企業,極大地帶動了色瑪村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文偉說,青藏鐵路開通17年來,貨物運輸量逐年增加,從2006年剛開通時的貨物發送2萬噸、貨物到達29.1萬噸,到2019年貨物發送54.18萬噸、貨物到達635.90萬噸,年平均增長30.75%、24.64%。
奔馳的列車連通城市和鄉村,在沿線群眾的眼中,青藏鐵路是奔向美好生活的“致富車”,改變命運的“夢想車”,拉薩西站貨場也成為鐵路和地方政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典范。青藏鐵路帶動了地方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3月30日的一場大雪讓高原大地銀裝素裹,雖然氣候有些寒冷,但擋不住全國各地游客的熱情。從廣州來旅游的王先生說,在青藏鐵路疾馳的列車上欣賞高原之美,感受祖國的富強,這樣的旅途真的很美好。
自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以來,經過十幾年運營發展,拉日鐵路和拉林鐵路相繼開通,青藏鐵路的客流量從2007年的158萬余人次,增加到2022年的439萬余人次。
“目前,拉薩車站每日開行列車12對,今年1月1日至2月28日,共發送旅客35.1萬人,到達旅客52.6萬人。”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拉薩車站站長王福說,隨著旅游旺季到來,青藏鐵路的客流量還會持續增加,他們將及時根據旅客需求,增開列車,保障旅客出行。
人民鐵路為人民,青藏鐵路的開通讓青藏兩省區各族人民群眾享受到鐵路帶來的便利。在保障人享其行的同時,青藏鐵路持續推動貨運提質上量,帶動百姓致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