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對口援青,讓“水韻江蘇”和“圣潔海南”結下不解之緣……雖隔千山萬水,但兩地攜手合作,助力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為海南藏族自治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江蘇力量”。
自2010年7月中央啟動實施對口支援工作以來,江蘇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援建干部勇于擔當、傾情奉獻,把足跡深深印刻在了海南大地上。
88.96%的援建資金用于民生
(資料圖片)
為推動援青項目效益最大化,援受雙方積極探索項目管理“五大機制”,抓好項目全過程管理,切實發揮援建項目資金成效,實現“十四五”以來援建項目開工率100%,完工率88.89%,投資完成率86.21%,確保83.92%的援建資金用于基層,88.96%的援建資金用于民生。
海南州受援辦、援青前指及州相關部門組成督查工作組,深入各縣開展“面對面”“一對一”項目督查工作,對年度計劃內項目逐一核查,全面掌握援青項目實施情況及存在問題,及時優化調整年度項目安排。在堅持對口援建項目“交支票”管理前提下,援青干部主動加強項目建設協同共管,更加重視建成后項目的運維管護,聯合海南州受援辦加強對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問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充分發揮援青干部作用,主動協調推動受援地開辟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幫助協調重大項目辦理相關前期手續,與受援地共同建立援建項目審批協調機制。
共和縣高級中學建成投用
共和縣高級中學是一所江蘇省援建的全寄宿制高中,總投資1.3億元(其中江蘇援建資金6120萬元),占地面積6.5公頃,總建筑面積27142平方米,2020年8月開工建設,2022年8月全面竣工,歷時兩年建成投用。
3月10日,記者走進共和縣高級中學。嶄新的校園里干凈整潔,教學樓錯落有致,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從教室的窗戶不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校園處處彌漫著團結、奮進、拼搏、向上的濃厚氛圍。
共和縣高級中學副校長金為勛告訴記者,2022年之前,共和縣沒有高中學校,共和籍考生上高中后,按照錄取志愿只能到海南州高級中學就讀,或到海南州民族高級中學就讀。共和縣高級中學的建成投用,填補了共和縣沒有高中的空白,學校通過人才引進項目,引進了2名博士,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1名,占教師總人數的比例達到61%,師資力量在全州排名第一。2022年,學校成功與江蘇省橫山橋高級中學對接,在學校管理、教學教研、“三新”改革等方面深層次學習交流。同時,將派骨干教師跟崗學習,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學校配備了優質的教學資源,設有標準化的理化實驗室,功能齊全的錄播教室、多功能廳、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舞蹈訓練室、美術培訓教室、心理咨詢室。另外,還建有現代化的室內運動場館和400平方米室外運動場。
高一(8)班的學生久美才昂告訴記者, 2022年9月,他考入共和縣高級中學,新學校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為師生提供了溫馨舒適的教學環境。
“我們的支教時間雖然有限,但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里為孩子們傳授更多的知識,激發他們熱愛學習、主動學習的熱情,點亮孩子們的夢想。”談起支教工作,一名來自江蘇師范大學的支教老師說。
江蘇對口援青以海南州發展實際需求為導向,創新智力支援方式,拓寬智力支援渠道,不斷豐富智力支援的特色和內涵,帶動當地教育發展理念、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發生量到質的變化,海南州高級中學高考成績逐年向好,2022年高考本科一段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分別達到65.71%、78.72%,再創歷史新高。
江蘇援建海南州5G數字圖書館
江蘇援建海南州的5G數字圖書館總投資8005.76萬元,是今年實施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之一,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數字館、少兒館、前廣場地下停車場、信息化布展及相應的輔助設施等。項目以“未來科技·數字文旅”為主題,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青少年“走進來、玩起來、學起來”,將青少年內心的意念、創意、潛能展示出來,激發青少年對“未來科技·數字文旅”的探求欲。
海南州5G數字圖書館建成后將與州文化傳媒中心、云藏大數據中心圍合成海南州極富特色的集學習閱讀、數字化體驗、智慧廣場、智能停車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活動中心,將進一步提升海南州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為加快海南州新型城鎮化發展,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泛共和盆地綠色發展新增長極發揮重要作用。
漫漫援青路,濃濃雪域情。江蘇省援青隊伍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和民族團結進步等目標任務,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用心用情赤誠奉獻,傾智傾力共襄發展,把初心與使命、忠誠與擔當、情懷與奉獻書寫在海南大地上。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一個個援青項目的落地、一項項惠民實事的推進,江蘇援青干部用敬業、實干和擔當踐行初心使命,書寫海南州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