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的青海高原大地,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勃勃。
臨近晌午,55歲的董文英忙完社區的工作后,步履匆匆往家趕。女兒快要放學了,她著急回家給孩子做飯。讓董文英著急的,還有另一個原因……
“現在他看不見了,我要加倍照顧他。”
(相關資料圖)
西寧市湟源縣城關鎮丹城佳苑小區董文英的家里,丈夫米庭生雙手摸著墻壁,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米庭生雙目失明,平時靠董文英的攙扶以及掛在客廳的風鈴聲,辨別房間及家具的位置。
“來,走慢點,我們現在去客廳。”董文英瘦小的身軀,攙扶著丈夫米庭生,將他安頓在沙發上后,又給丈夫按摩因病情導致麻木的手指。
“剛看不見的那幾年,他每天四處亂撞,身上各種傷,又不愿意用盲杖,我就在客廳掛了風鈴,讓他能辨別方向。”多年的照顧,讓董文英有了不少經驗,她盡己所能,照亮丈夫的世界。
董文英說,從和丈夫結婚的那天起,米庭生就幫自己照顧患病的母親和精神失常的哥哥。80多歲的老母親患上腸梗阻后,米庭生像親生兒子一樣照顧母親,感人的場景讓醫務人員和病友稱贊。精神失常的哥哥動不動就打人,米庭生依然像親兄弟一樣照顧著他。
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幕幕場景,董文英覺得自己愧對丈夫,她說:“丈夫對我的疼愛,是對我一生的恩情。現在他看不見了,我要加倍照顧他。”
“那一刻,我沒舍得丟下他們,選擇留了下來。”
1968年,董文英出生在湟源縣一個幸福的家庭,父親是湟源縣有名的教師,母親勤儉持家,家里有9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七,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后來,比她大6歲的二哥也成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天不遂人愿,剛工作沒多久的二哥因意外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不僅四處亂跑,還見人就打、見人就罵。因不堪丈夫精神失常的折磨,董文英的嫂子帶著孩子離開了。此后,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多種病情導致她臥床。
1986年,是讓董文英記憶深刻的一年。這一年,董文英18歲,面臨人生的關鍵期。面對未來,董文英有很多夢想,她夢想著干一番事業,計劃著用自己的雙手打拼未來。可就是那年,她的“天”塌了,父親突然去世,并留下遺言,讓她一定不能放棄患病的母親和哥哥。
父親去世,讓董文英深受打擊,當時哥哥姐姐已經成家,而且家庭條件不太好,照顧母親和哥哥的重擔落在了董文英身上。精神失常的哥哥后來癱瘓在床,面對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董文英準備留下書信,遠離這個家庭,到外界闖蕩。
董文英說,當她把書信放在枕頭下,準備出發時,父親生前的囑托一遍遍在耳邊回蕩,眼前似乎也出現母親和哥哥的身影。
“那一刻,我沒舍得丟下他們,選擇留了下來。”這一留,便是大半生。母親雙目失明,幾乎每隔半個小時就要上廁所。雖然哥哥動不動就打她,還朝她的臉上吐口水,但是她選擇默默承受。
為了保障一家人的生活,董文英還會抽時間給人理發。董文英為母親和哥哥付出了整個青春,也正因此錯過了結婚的最佳年齡,但善良的她并沒有與幸福失之交臂。41歲那年,董文英結婚了。
“我帶著兩個病人,很多人都被嚇退了,只有他體諒我。”
跟董文英相親的人,得知她家的情況后都退縮了。41歲那年,經人介紹,董文英與來自波航鄉的米庭生相識。
“我帶著兩個病人,很多人都被嚇退了,只有他體諒我。”董文英說。婚后,兩人甜蜜恩愛,雖然要照顧兩個病人,但曾照顧患病母親3年的米庭生能體會到妻子的艱辛,所以一直在幫妻子減輕負擔。
米庭生的到來,給董文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讓她有了堅實的依靠。兩人互相扶持,恩愛有加,很快有了愛情的結晶。
這樣的幸福并沒有持續多久。2013年,米庭生發現自己的一只眼睛漸漸看不見東西,一家人四處求醫,最終被確診為腦瘤。
“眉心位置有一個腫瘤,壓迫了眼睛,導致眼睛看不見東西。”米庭生說,兩人到處借錢,好不容易做完了手術,但術后并沒有好轉,雙眼漸漸都看不見了,而且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雙手雙腳萎縮,心臟病、糖尿病隨之出現。
本想給妻子減輕負擔,沒想到卻增加了妻子的負擔,米庭生深感自責。面對3個病人,命運多舛的董文英堅強面對,她一邊照顧著3人,一邊給丈夫做心理疏導,讓他堅強面對,不要放棄。
2015年,董文英的母親去世。2019年,董文英的哥哥也離開了這個世界。1986年到2019年,33年間,董文英的面龐烙下歲月的痕跡,有不少人為她的孝老愛親點贊,也有人因她錯過了33年的美好年華而唏噓,可她從來沒覺得這是自己的不幸,反而常常惦記一路幫助過她的那些熱心人。
“生活在一點點變好,感謝所有一路相助的熱心人。”
如今的董文英一家三口,已經搬進了丹城佳苑小區敞亮的房子,這是政府給他們的安置房,房屋收拾得干凈整潔。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房子就建好了,因為沒錢裝修,一直沒住進來,等裝修好房子時,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董文英說,今年初,一家人搬進了新房,電視機、冰箱等電器是政府部門以及愛心人士給他們購買的。
董文英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政府幫扶,有了穩定的工作。現在,她是湟源縣城關鎮西關街社區的協管員,還是社區的村警。
“多虧了西關街社區的工作人員,讓我每個月有了1500元的穩定收入,她們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樣,照顧著我們一家人。”董文英說,丈夫的戶口在波航鄉,政府給他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
去年,董文英出現胃萎縮,吃不下飯,這讓她本就瘦小的身體更加羸弱。政府部門給他們一家申請了低收入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戶的醫療報銷比例。
西關街社區宣傳干事趙玉蓉說,董文英是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也正是因為樂觀的心態才撐起了整個家。自從當上社區協管員后,她在所負責的網格內發現矛盾糾紛問題時,能及時協調處理,有處理不了的就第一時間上報。
37年,董文英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了整個家。面對重重磨難,她不退縮,勇敢接受人生的挑戰。
“如今,丈夫萎縮的四肢漸漸好轉,女兒也貼心懂事,生活在一點點變好,感謝所有一路相助的熱心人。”董文英說。
董文英堅強的人生態度感動著很多人,2012年,她被評為第五屆西寧市孝老愛親模范。今年3月,董文英入選2023年第一季度“西寧好人”名單。同時,她還榮獲孝老愛親“青海好人”稱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