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月25日,連綿幾日陰雨后天空放晴,記者走進位于西寧市城中區的夏都家園小區(南區)。在垃圾分類收集點內,幾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整齊擺放,大多數居民都會主動分類投放。
西寧市香格里拉社區黨委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詳細講解生活垃圾的種類以及如何投放等知識。魏雅琪攝
宣傳欄、垃圾分類收集點、四色垃圾桶,這些在所有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都很常見,但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里的與眾不同之處。在小區里,除了有兩處四色垃圾桶的垃圾分類亭外,大多數投放點都以其他垃圾垃圾桶為主,并配有廚余垃圾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垃圾桶則相對較少。西寧市城中區垃圾分類辦公室科室長李洪花說:“經過我們長期觀察發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垃圾桶需求量較少,傳統的四色垃圾桶配置很多時候與居民的垃圾投放量不匹配,所以我們在認真調研后,合理撤桶并點,調配垃圾桶的比例,最大程度上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p>
【資料圖】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倍@種轉型,在城中區正通過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成為群眾生活的寫照。
李洪花帶記者來到了一個白色的機器前說:“這是這個小區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一臺智能一體化廚余垃圾處理設備,是西寧市首個設置在居民區里的智慧生活垃圾分類轉化基地。變廢為寶,在這里已經成為現實。夏都家園日產廚余垃圾600公斤左右,通過智能一體化廚余垃圾處理設備,進行就地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后,產出60公斤有機肥,6公斤生物柴油基礎油。減排率達到90%?!?/p>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城中區從細微處著眼、由點滴處入手,優化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品質,讓“面子”更靚、“里子”更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中區不僅鞏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成果,不斷提高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還打造了一支標準化城管執法中隊,常態化開展城管無人機航拍巡查。
只要來到西寧市城中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中隊,你一定會感到耳目一新。整齊劃一的物資裝備室、干凈整潔的更衣室與宿舍、精心布置的閱覽室……這里不僅各類設施一應俱全,且擺放使用規范。尤其是設置在二樓的詢問案審室,三角形的問詢桌去除了記憶中問詢室里的壓抑氛圍,桌上擺放的綠植讓人格外放松。只有看到帶錄音功能的高清攝像頭、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時,才會猛然想起這里不是普通的會客室。
“執法中隊是城管執法隊伍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管理的工作細胞,也是城市管理形象的對外窗口。群眾對城中區城管執法隊伍的整體印象,是在與執法中隊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中逐漸形成、固化的。毫無疑問,執法中隊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管執法隊伍素質的高低和形象的好壞?!眻谭ù箨牬箨犻L蘇承德說:“鑒于此,城中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決定以執法中隊規范化建設為突破口,打造一支新時代過硬的基層執法隊伍,推動全區城管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和形象提升。我們首先改變工作理念,更加注重服務,以‘店小二’的精神開展上門服務,同時采用半軍事化管理,增強隊伍的自豪感和職業認同感的同時,以嶄新的形象面向群眾。”
一中隊副中隊長王海鵬在日常巡街時發現,很多店鋪正在裝修。每每此時,他都會與同事一道走進店內主動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項。他說:“讓老百姓少跑腿,就要工作人員多跑腿。讓老百姓少走彎路,就要工作人員多溝通、早提醒。”經營者們聽到他們的提醒,有連連道謝的,有恍然大悟的,王海鵬驕傲地說:“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城管執法隊伍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中正在逐漸改變?!?/p>
蘇承德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為民情懷,工作中堅持以群眾所思所盼為導向,深入發揚務實作風,涉及群眾交辦的事情,盡快落實,及時反饋,嚴格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以實實在在的城市管理工作成效贏得群眾信任?!?/p>
推進精細治理,提高城市美譽度,換來群眾的幸福感。城中區在城市里繡出了美好生活的畫卷,也在百姓的百味生活中加入了越來越甜的味道。
這兩天,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二安家屬院因為老舊小區改造變得格外熱鬧。推土機、挖掘機還有忙忙碌碌的工人們將這個本就不大的院子“填”得滿滿當當。居民們拿著房產證來到臨時辦公區登記自家煤房的面積,南灘街道辦事處南山東社區的工作人員還有小區里的熱心居民都是忙前忙后協調解決各類問題。
雖然很忙碌、很擁擠,但是小區里卻處處洋溢著喜氣。66歲的劉風梅自1986年起就在這里居住,從來不敢想小區還能有迎來大變化。她說:“2021年,政府為我們加裝了保溫層,屋內溫度一下子上升了很多。但是下水道反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等這次改造完成,我們小區里里外外都舒服了?!?/p>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危舊房改造。去年,城中區投資1.67億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6700余套,東臺小區改造工程獲評住建部“聯點示范項目”。今年更是統籌開展主城區城市更新和老舊片區改造,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老舊樓院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推進南川片區城中村改造。
站在正在施工的小區內,城中區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內下水管網普遍老化銹蝕,而且區域內有超過200多間煤房需要拆除。但是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工程進展也較為順利。改造完成后,不僅排水管網會得到更換,還將增加綠化和休閑區域,真正實現老舊樓院“逆生長”,提升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旁的劉風梅笑著說:“對,有你們,我們的日子好著呢,過得幸福著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