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攝影報道)5月26日,第二屆青海“大有山”民間傳統武術文化節暨《青海大有山民間傳統武術》贈書儀式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海子溝鄉大有山村文化廣場熱鬧開場。
第二屆青海大有山村民間傳統武術文化節暨《青海大有山民間傳統武術》贈書儀式舉行。(攝影:崔永燾)
(資料圖片)
楊中華武術神威 鑄民族精神豐碑(攝影:崔永燾)
海子溝鄉政府向支持本屆武術節的青海眾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頒發“特殊貢獻獎”。(攝影:崔永燾)
活動向西寧市湟中區海子溝鄉政府、大有山村委會和武術傳承人趙洪彪、趙普贈送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作品《青海大有山民間傳統武術》,舉行了“大地情深”——青海省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暨2023年戲曲進鄉村活動。
精彩的文藝表演結束后,大有山村近百名傳統武術愛好者輪番上陣,依次表演傳統武術(兵器、拳術)。武術展演中,槍如游龍,棍似旋風,不少年過七旬的老拳師,一套拳打下來氣定神閑,步伐不亂,氣息勻稱,令人羨慕。值得一提的是,大有山村有一種長二尺五的鞭桿,似農具實為變化莫測的“強兵”,神出鬼沒,令敵聞風喪膽,此次展演中也有較多體現。
大有山村黨支部書記樊秉珍說,作為省級非遺項目,大有山村的傳統武術傳承較為廣泛,在毗鄰地區“開枝散葉”,培養了一大批傳統武術愛好者。大有山村一家三代甚至四代同時習武練拳者比比皆是,夫妻“把式”、父子“拳掛”屢見不鮮。進入新時代,傳統武術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不少傳統武術愛好者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村“兩委”也正努力引導更多村民將傳統武術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在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讓家鄉更加美麗富饒。
精彩的文藝表演。(攝影:崔永燾)
集體表演麒麟鞭。(攝影:崔永燾)
老拳師表演六合槍。(攝影:崔永燾)習武少年表演鞭桿。(攝影:崔永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