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5月22日至25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夏季水鳥繁殖期監測,開啟了2023年青海湖湖中島嶼水鳥繁殖地的首航監測,共記錄到水鳥50種、數量34000余只。
據悉,此次監測鳥島、海心山等24個主要水鳥棲息地,共記錄到水鳥50種、數量34000余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66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245只、翻石鷸66只、大天鵝8只、角2只、白琵鷺1只。同時,監測到斑頭雁、棕頭鷗、漁鷗、普通鸕鶿、鳳頭等青海湖五大繁殖夏候鳥27000余只,同比去年總體數量有所增長。除棕頭鷗外,其余主要繁殖夏候鳥基本進入繁殖后期;斑頭雁、漁鷗、普通鸕鶿幼鳥已孵化出殼。
此外,三塊石、海心山水上首航監測,共記錄到水鳥4種、數量6400余只,其中普通鸕鶿2500只、漁鷗2300余只、斑頭雁1400余只、棕頭鷗160余只,同比去年總體數量有所減少,與三塊石因湖水水位上漲淹沒巢區有關。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世界高原內陸湖泊濕地類型的典型代表,涉及中亞—印度和東亞—澳大利西亞2條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生態地位極其重要。“近年來,隨著青海湖濕地面積不斷增加、動植物生境得到有效保護與恢復,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增強,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高原物種基因庫’進一步擴大。”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