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端午節剛過,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長寧鎮的陳家莊村來了幾位菜商,他們不僅下地收菜,還幫著村民清洗和打包,價格給得也不錯。以往都是村民拉著菜去市場找銷路,這一回,菜商直接進村來收菜,這讓村民沒想到。
(資料圖片)
菜商王永生坦言,今年內地很多地方多雨,造成蔬菜產量較低、菜價普遍較高,這幾天青海本地菜大量成熟,市場上供不應求,這也是他們直接來田間地頭收菜的主要原因。“來晚一步,菜就被其他菜商收走了。”
本地菜迎來銷售旺季
小油菜、大蔥、西紅柿、白蘿卜、大頭菜……6月23日,記者在西寧市大通縣、湟中區等縣區的陳家莊村、蘇爾吉村、玉拉村等蔬菜大村看到,各類時令蔬菜正大量上市,無論是露天生長的,還是大棚種植的,生長都十分旺盛。農民在地里收割、分揀,車輛裝滿后發往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24日清晨6時,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內熙熙攘攘,這里的商戶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來自各早市和超市的商戶們也已經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
作為青藏高原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這里承擔著全省80%以及西藏拉薩80%的農副產品和生鮮果蔬供應。
“這幾天,青海本地蔬菜每天進場量為500噸左右,每年的6月、7月、8月三個月是本地菜的銷售旺季。”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一位負責人說。隨著青海本地菜的逐步上市,本地菜市場占比在不斷上升。“目前,本地菜大量上市,占比達到了40%。”該負責人說。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預計今年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達57.9萬公頃,較上年增加0.162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30.52萬公頃,油料作物14.77萬公頃,蔬菜3.37萬公頃,其他作物8.11萬公頃,糧、油、菜播種面積較去年均有增加,蔬菜預計年底可達4.53萬公頃以上。
本地菜不愁賣 農民美滋滋
“你看這蘿卜水靈靈的不錯吧?搶手得很啊!很多蔬菜半個多月前就被訂走了。你看這幾畝毛蔥,明天就有人來收了。”陳家莊村原黨支部書記陳德強正在地里拔蘿卜。
在新寨村,記者見到,在“新農人”薛長珍的20畝蔬菜基地里,西藍花、大頭菜、芹菜長勢旺盛。通過聊天得知,他是陳家莊村人,那他為啥要到新寨村承包土地呢?
薛長珍深有感觸,我們村已經沒有地了,今年我想著從鄰村承包,目前看來還不錯,種植蔬菜雖然是苦活,但只要人勤快,地就不哄人。
這幾年,西寧的高原蔬菜南下廣東、福建等地,外地人的餐桌上有了高原菜,西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正在逐步叫響,目前已初步形成生產訂單化、產品優質化、全程標準化、營銷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
省農業農村廳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海是我國生產反季節蔬菜和食用菌的最佳生態適宜區,經過多年發展,青海的夏季冷涼蔬菜生產已經走過了試驗、示范和推廣的過程,探索和總結了一整套適宜“高原冷涼性”氣候特點的成功栽培技術。
而從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目前,西寧蔬菜種植已成規模,露地蔬菜達20萬畝,設施蔬菜達7萬畝,西寧高原蔬菜也將逐步豐富廣大群眾的餐桌。
蘿卜豐收了!張永黎攝關鍵詞: